核心必备官方教材(“红皮书”)
这是考研复习的根本和基石,所有考题的来源和答题的依据都出自这里,无论你选择什么辅导资料,官方教材都必须通读、精读、甚至背诵。

-
书籍名称:“十三五”规划教材
-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等)
- 《中医诊断学》(季绍良等)
- 《中药学》(高学敏等)
- 《方剂学》(李飞等)
- 《中医内科学》(周仲瑛等)
- 《针灸学》(石学敏等)
- 《中医外科学》(李曰庆等)
- 《中医妇科学》(张玉珍等)
- 《中医儿科学》(汪受传等)
- 《西医内科学》(葛宝丰等,部分院校考)
-
特点与使用建议:
- 权威性:这是命题组的出题蓝本,所有考点都源于此,答案的表述也必须尽量使用教材上的原话。
- 全面性详尽,知识点覆盖面广。
- 使用方法:
- 第一轮(基础阶段):通读教材,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不必强求背诵,重在理解。
- 第二轮(强化阶段):结合辅导讲义,精读教材,重点记忆核心考点、易错点,对照考纲,在书上标记出重点。
- 第三轮(冲刺阶段):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反复背诵,尤其是方歌、中药功效、辨证要点等。
主流辅导讲义(“蓝皮书”等)
辅导讲义是对官方教材的精炼、总结和拔高,能帮你快速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利器。
-
书籍名称:
-
《中医综合傲视天鹰》(简称“傲视天鹰”或“蓝皮书”)
- 特点:目前市面最主流、最受欢迎的辅导书之一,内容编排清晰,重点突出,知识点总结到位,有很多口诀和表格,方便记忆,对历年真题的解析也很透彻。
- 适合人群:几乎所有考生,尤其是基础一般或想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同学。
-
《中医综合辅导讲义》(新东方在线/文都等机构出品)
- 特点详实,讲解细致,适合打基础,部分版本会附带视频课程,适合喜欢听课学习的同学。
- 适合人群:基础比较薄弱,需要从头学起的同学。
-
《中医综合冲刺高分》系列
- 特点:通常在复习后期出版,侧重于押题、总结和应试技巧,内容更精炼。
- 适合人群:冲刺阶段使用,不适合作为第一轮复习资料。
-
-
使用建议:
- 核心作用:以辅导讲义的框架为纲,去填充官方教材的血肉。
- 最佳搭配:官方教材 + 辅导讲义,先看教材的某一章节,再看辅导讲义对应章节的总结,这样既能保证深度,又能提高效率。
- “傲视天鹰”是很多人的首选,因为它在全面性和应试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习题集与真题
这是检验学习成果、熟悉考试题型、把握命题规律的关键环节。
-
书籍名称:
-
《中医综合历年真题精解》
- 重要性:考研复习中最最重要的资料,没有之一!
- 特点:通过做真题,你可以了解:
- 高频考点:哪些章节是每年必考的?
- 命题风格:题干是如何设置的?选项是如何设计的?
- 答题技巧:如何排除干扰项,提高正确率?
- 使用建议:
- 至少刷2-3遍,第一遍按章节做,第二遍整套做,第三遍重点看错题。
- 不能只对答案,每一道题,无论对错,都要回到教材中找到依据,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 近10-15年的真题价值最高,要反复研究。
-
《中医综合配套习题集》/《同步练习》
- 特点:通常是按章节编排的习题,可以配合教材和讲义使用,用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点。
- 推荐:《傲视天鹰》配套的习题集质量就不错,和它的讲义风格一致。
- 使用建议:学完一章,做一章的练习题,及时检测和巩固。
-
《中医综合模拟试卷》
- 特点:模拟真实考试难度和题量,用于考前全真演练。
- 使用建议:在冲刺阶段,每周进行1-2次模拟考试,严格掐时间,锻炼答题速度和应试心态。
-
分阶段复习策略推荐
第一阶段:基础轮(- 6月)
- 目标:地毯式复习,扫清知识盲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 资料:官方教材 + 辅导讲义(如“傲视天鹰”)。
- 方法:
- 按科目顺序(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内外妇儿)或按模块(如先学所有的基础课)进行。
- 看一章教材,再看一章辅导讲义的总结,做一章配套习题。
- 开始背诵方歌、中药功效等基础记忆性内容。
第二阶段:强化轮(7月 - 9月)
- 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加强记忆,形成知识网络。
- 资料:官方教材(重点看)+ 辅导讲义 + 历年真题(按章节做)。
- 方法:
- 第二遍精读教材,结合真题,标记出高频考点和自己的薄弱环节。
- 开始系统地做历年真题,第一遍做可能会错很多,这是正常的,关键是分析错题,回归教材。
- 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体系。
第三阶段:冲刺轮(10月 - 考前)
- 目标:查漏补缺,模拟实战,背诵核心考点,调整心态。
- 资料:历年真题(整套做)+ 模拟试卷 + 官方教材(回归背诵)+ 错题本。
- 方法:
- 每周进行2-3次完整的模拟考试,严格按3小时时间。
- 反复研究近10年真题,总结命题规律。
- 回归教材,背诵核心考点,如方剂、中药、辨证要点、治法等。
- 整理自己的错题本,反复看,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特别提醒
- 关注目标院校:部分自主划线的院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可能会在题型、侧重点上与全国统考略有不同,如果确定了目标,最好能找到该校的历年真题和学长学姐的经验贴。
- 关于西内:如果你的目标院校考《西医内科学》,一定要单独准备,市面上没有太统一的辅导书,可以选用本科阶段的规划教材,并多做相关练习题。
- 利用网络资源:B站、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有很多优秀的考研up主和博主,他们会分享经验、提供免费的课程或笔记,可以适当参考,但不要贪多,以免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
总结一下最经典的组合拳:
官方教材(打基础) + 傲视天鹰(划重点、提效率) + 历年真题(抓核心、练手感)
这个组合已经足够应对绝大多数中医考研了,祝你复习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