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思维导图以“繁荣与开放”为核心,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多个维度展开,帮助你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隋唐时期
中心主题:隋唐时期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朝:大运河的奇迹与短暂的辉煌
-
建立
- 时间: 581年
-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 都城: 大兴城(今西安)
- 统一: 589年灭陈,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繁荣:开皇之治
- 措施:
- 政治: 重视人才,改革制度。
- 经济: 发展经济,使人口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 创立科举制: 核心考点,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
- 措施:
-
大运河
-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 皇帝: 隋炀帝
- 概况:
- 中心: 洛阳
- 长度: 2700多公里
- 四段五河:
- 永济渠
- 通济渠
- 邗沟
- 江南河
- 作用:
- 积极: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 消极: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灭亡
- 时间: 618年
- 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穷兵黩武、严刑峻法)。
- 标志: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唐朝:盛世之光与开放包容
-
建立
- 时间: 618年
-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 都城: 长安
-
治世与盛世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核心思想: 以民为本,吸取隋亡教训。
- 措施:
- 政治: 虚心纳谏(魏征),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完善三省六部制。
- 经济: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民族关系: 开放包容,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 武则天的统治
- 地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措施:
- 政治: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 经济: 继续发展农业生产。
- 评价: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 地位: 唐朝鼎盛时期。
- 措施:
- 前期: 任用贤相(姚崇、宋璟),励精图治。
- 经济: 精减机构,重视生产,使人口和粮食大幅增长。
- 文化: 诗坛繁荣(李白、杜甫)。
- 转折: 后期享乐,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经济繁荣
- 农业:
- 工具改进: 出现曲辕犁(便于耕作)和筒车(用于灌溉)。
- 垦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
- 手工业:
- 丝织业: 技术高超,色彩艳丽。
- 陶瓷业: 著名瓷器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陶器,用于随葬)。
- 商业:
- 大都市: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
- 长安城: 国际性大都市,布局严整,分为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
- 农业:
-
开放包容的时代
- 民族关系:
- 政策: 开明、包容的“华夷一家”政策。
- 与吐蕃:
- 事件: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意义: 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 后续: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 “和同为一家”: 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 与回纥: 唐朝与回纥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 与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渤海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
- 与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 对外交往:
- 特点: 开放、双向、包容。
- 陆上丝绸之路: 繁荣,长安是起点,可通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 海上丝绸之路: 繁荣,从广州出发,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最远可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
- 著名代表:
- 玄奘西行: 前往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经,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 鉴真东渡: 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传授佛经、医药、艺术等)。
- 民族关系:
-
文化光辉
- 科技:
-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天文: 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长度。
- 文学:诗歌的黄金时代
- 特点: 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流派多样。
- 代表人物:
- 李白: “诗仙”,风格飘逸豪放。
- 杜甫: “诗圣”,风格沉郁顿挫,诗被称为“诗史”。
- 白居易: 通俗易懂,讽喻社会现实。
- 书法与绘画:
- 书法: 颜真卿(雄浑敦厚)、柳公权(骨力劲健,合称“颜筋柳骨”)。
- 绘画: 阎立本(人物画,如《步辇图》)、吴道子(“画圣”,被称为“吴带当风”)。
- 科技:
-
衰亡
- 转折点:安史之乱
- 时间: 755年-763年
- 影响: 使唐朝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弱,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 灭亡:
- 时间: 907年
- 原因: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多种因素导致。
- 转折点:安史之乱
单元总结
- 隋朝: 承前启后,创立科举制和开凿大运河,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因暴政而亡。
- 唐朝: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繁荣”体现在经济、文化、国力等多个方面;“开放”则体现在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包容与自信上。
- 核心线索: 从隋的统一与开创,到唐的鼎盛与开放,再到安史之乱后的衰落与灭亡,完整展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