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有志于提升英语水平的人都会纠结。考研英语(尤其是英语一)和专四(TEM-4)的难度不在一个维度上,考察的重点和方向也完全不同。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A比B难”,因为它们就像“长跑”和“障碍赛”的区别。
- 考研英语(英语一)更像是一场“长跑”:考验的是你长期、稳定、高水平的综合英语阅读和应试能力,它更像一个标准化的、选拔性的学术能力测试。
- 专四更像是一场“障碍赛”:考验的是你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广度,尤其强调语法、词汇、听写等基本功。
下面我们从几个核心维度进行详细对比,你就能明白它们的差异了。
核心维度对比
| 维度 | 考研英语(一) | 专业英语四级 (TEM-4) | 小结 |
|---|---|---|---|
| 考察目标 | 学术能力选拔:选拔具备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学术研究所需英语能力的学生。 | 专业基础检验:检验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大二)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 考研是“为学术”,专四是“为专业”。 |
| 词汇要求 | 约5500-6000词,但要求深度,重点在于熟词僻义、一词多义,以及在长难句中的精确理解和应用,词汇服务于阅读理解。 | 约8000词,但要求广度,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更大,且对词性、搭配、派生词等有更全面的要求。 | 专四词汇量要求更高,考研词汇更“精深”。 |
| 语法与结构 | 不直接考语法选择题,但语法是贯穿始终的内功,重点在于分析长难句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以理解文章的复杂逻辑。 | 直接考语法与词汇选择题(15道),这是专四的传统强项和必考题型,对时态、语态、虚拟语气、从句、非谓语等语法点考察非常细致。 | 专四对语法的“显性”考察更直接、更基础,考研是“隐性”考察,融入在阅读中。 |
| 阅读理解 | 绝对的重中之重,分值占比极高(40%),文章选自学术期刊、严肃报刊(如The Economist, The Guardian),题材广泛,逻辑性强,长难句多,题目选项迷惑性大。 | 分值占比高(30%),但文章难度低于考研,题材更偏向社会、文化、科普,逻辑清晰,句子相对简单。 | 考研阅读在难度、深度和题型复杂度上远超专四。 |
| 写作 | 一篇应用文(书信/通知等)+ 一篇图画/话题作文,图画作文是特色,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论证能力,语言要求学术、严谨。 | 一篇大作文(通常为议论文)+ 一篇便条/通知,便条是特色,考察实用性写作,大作文更偏向于观点阐述和论证,难度低于考研。 | 考研写作在体裁和思维深度上要求更高。 |
| 听力 | 不考(部分管理类联考考英语二,但也不考听力)。 | 必考,且是难点,包含听写(Dictation),这是专四的“王牌”题型,对短期记忆、拼写、语法和专注力要求极高,还有讲座、新闻、对话等多种题型。 | 专四有听力,且听写是巨大挑战,考研没有听力。 |
| 其他题型 | 无 | 完形填空:考察综合语感和词汇语法运用能力。 | 专四题型更多样化,更全面地考察基础技能。 |
| 备考策略 | 精读+刷题+总结,核心是吃透历年真题,分析长难句,总结阅读技巧,背诵并运用高质量的写作模板和句型。 | 系统学习+专项突破,需要系统复习语法书,背诵大纲词汇,大量练习听写,进行专项题型训练。 | 考研更偏向“应试技巧”,专四更偏向“基础夯实”。 |
总结与建议
难度到底谁更高?
-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考考研英语):专四的词汇量、听写、直接考察的语法会让你觉得非常陌生和困难,你需要从零开始系统学习很多专四才有的东西。
-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考专四):考研英语的阅读文章深度和逻辑、长难句的复杂程度、以及写作的思维高度,会让你感到巨大的挑战,你习惯了表达,但可能不擅长做这种高强度的学术阅读和逻辑分析。
- 从“知识广度”和“基础技能”角度看,专四更难。 它要求你像一个“语言学家”一样,对语言的底层规则(语法、词汇)了如指掌。
- 从“学术深度”和“应试能力”角度看,考研英语(一)更难。 它要求你像一个“研究者”一样,能快速、准确地处理高密度的学术信息。
我该如何选择?
这取决于你的目标:
-
如果你是英语专业学生:
- 首要任务是专四,这是你专业身份的“敲门砖”,关系到你的学位和就业,考研英语可以作为你高年级提升英语能力的一个手段,但不要本末倒置。
- 专四高分,考研英语通常不会差,因为专四打下的坚实基础(词汇、语法)是考研英语的“内功”。
-
如果你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目标是考研:
- 完全不用管专四,你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全部投入到考研英语的复习中,它的备考体系、资料和目标都完全不同,专四的知识点对你帮助有限,甚至可能产生干扰。
-
如果你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两者都是很好的证明,专四证明了你扎实的英语基础,考研高分则证明了你强大的学术英语应用能力,可以根据你的职业规划或兴趣方向来选择。
一句话总结: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难”,没有可比性,明确你的目标,选择对应的赛道,用正确的方法去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