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高级经济师实行“考评结合”政策前的最后一年,当年的报名条件是针对“评审”的,而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考试+评审”模式,从2025年起,国家推行了高级经济师“考试”制度,报名条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严格依据福建省2025年的职称评审政策,主要依据《福建省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等文件。

福建省2025年高级经济师报名条件(核心为评审申报条件)
申报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需要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学历与资历条件以及能力与业绩成果条件。
基本条件
申报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并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身体和心理条件。
在申报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将不予受理或取消其评审资格:
- 任现职期间,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 在申报评审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或学术、技术不端行为的。
-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学历与资历条件
这是申报的“硬门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博士学位,从事经济工作满2年。
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经济类岗位(如企业管理、金融、财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上连续或累计工作满2年,且考核合格。
-
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5年。
这是最常见的申报条件,申请人需具备上述任何一种学历,并在经济岗位上工作满5年,且考核合格。
-
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
对于学历为大专的申报者,要求有更长的经济工作年限,需满10年,且考核合格。
特别说明:
- 工作年限计算: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申报当年的年底,2025年申报,本科学历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
- 经济工作: 指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中从事经济规划、预测、决策、分析、咨询、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
- 考核要求: 通常要求近5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
能力与业绩成果条件
这是评审的核心,旨在证明申报人不仅满足了“门槛”,还具备了高级经济师应有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贡献,需要同时满足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与成果两方面要求。
(一) 专业能力要求
申报人需系统掌握经济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和发展趋势,并能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还需具备以下能力:
- 能够独立解决经济活动中复杂的、关键性的实际问题。
- 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综合、判断、总结和组织协调能力。
- 能够主持或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重大项目投资决策、行业发展规划制定等工作。
- 在工作中能够起到指导和培养中、初级经济人才的作用。
(二) 工作业绩与成果要求
申报人需提供任现职(即中级经济师)以来,在经济工作业绩和理论研究成果两方面的证明材料,并满足一定的量化要求。
工作业绩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
- 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排名前3)参与过1项以上省级(或2项以上市级)重点经济项目或重点工程。 要求项目/工程在技术、管理或经济效益上有显著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
- 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排名前3)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企业(或市属以上事业单位)的改革、改组、改造方案,或重大经营管理决策。 要求方案被采纳实施后,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需有具体数据支撑)。
- 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排名前3)完成1项以上行业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要求成果被县级以上政府或省以上主管部门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有突出的创新和贡献。 通过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模式、开拓新市场等,使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如利税、利润、劳动生产率等)连续3年以上有显著增长,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 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人员,需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如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
理论研究成果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之二即可):
- 公开出版专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 在具有CN刊号或ISSN刊号的公开期刊上发表经济类专业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为核心期刊论文)。
- 在省级以上经济类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2篇以上,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 撰写的经济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等被县级以上政府或省以上经济主管部门采纳,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需有采纳证明)。
总结与提醒
- 时间点: 以上所有条件均针对2025年的评审,如果您是准备2025年及以后的考试,请务必参考国家最新的“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该条件更侧重于学历和工作年限,考试通过后再进行评审。
- “考评结合”的过渡: 2025年是“评审制”的最后一年,2025年起全国统一“考试”,通过考试后才能参加评审,2025年的报名条件更侧重于对申报人长期工作业绩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 官方文件为准: 最准确的信息请查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当年发布的官方评审文件,由于政策可能存在微调,以上内容是基于通用条件的梳理,具体细节以当年通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