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山东省每年征集志愿录取的人数没有一个固定的总数,因为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完全取决于当年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为了让你更清楚地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为什么没有固定人数?
征集志愿的本质是“补录”,即在常规批次录取结束后,将一些高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重新拿出来进行填报和录取,录取人数的多少直接受以下因素影响:
-
招生计划的变化:
- 新增计划:有些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增加少量招生计划。
- 退回计划:这是征集志愿最主要的来源,某大学在常规批次投档时,投档考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数,或者虽然投档了,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导致该校出现空余名额。
- 取消计划:极少数情况下,专业报考人数过少或办学条件发生变化,学校可能会取消该专业的招生计划。
-
考生志愿填报情况:
- 征集志愿的录取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使有100个空余计划,但如果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只有50人,那么最终录取人数就是50人。
- 考生的“不服从专业调剂”选择也会影响最终的录取人数。
-
批次和年份差异:
- 不同年份的考生人数、高考成绩分布、各高校的受欢迎程度都不同,导致每年的计划完成情况也不同。
- 不同批次(如本科批、专科批)的征集志愿录取人数差异巨大,本科批的计划通常更充足,征集志愿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多;专科批则可能更多。
如何查询“征集志愿计划”?
虽然总数无法预知,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在每次征集志愿正式填报前,公布详细的、可查询的《征集志愿计划》。
这个计划表就是最准确的信息来源! 你可以在上面看到:
- 具体院校名称
- 具体专业名称
- 剩余招生计划数(即这个专业这次能招几个人)
- 学费标准
- 特殊要求(如外语语种、单科成绩、体检要求等)
查询渠道: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这是最权威、最及时的官方发布平台。
- “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通常会第一时间推送征集志愿的相关通知和计划查询入口。
- 各市、县(区)招生考试机构官网:会同步转发官方信息。
- 各大主流媒体和高考资讯平台:如人民日报、新华网、齐鲁晚报等也会进行报道和链接。
近年来的大致情况(参考)
虽然没有确切总数,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近几年山东省征集志愿的大致规模,让你有个概念:
-
普通类常规批(本科):
- 通常会进行1-2轮征集志愿。
- 每轮涉及的院校和专业数量几百个到上千个不等。
- 总计划数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某一年可能涉及800个院校专业(组合),总计划约1.2万个。
- 注意:这其中包含了公办、民办、独立学院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公办优质院校的征集计划通常非常少,甚至没有。
-
普通类常规批(专科):
- 征集志愿的规模远大于本科。
- 涉及的院校和专业数量数千个。
- 总计划数通常在数万人,因为专科院校数量多,且部分院校或专业吸引力相对较低,导致计划完成率不高。
-
艺术类、体育类:
也会有征集志愿,但规模相对普通类较小,计划数也较少。
给考生的建议
- 紧盯官方通知:一旦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务必每天刷新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和官方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征集志愿计划》。
- 仔细核对计划:不要只看学校,更要看专业和计划数,以及是否有特殊要求。
- 合理评估定位:结合自己的成绩和位次,在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冲、稳、保”相结合的策略。
- 考虑“服从专业调剂”:如果非常想被某所征集志愿的大学录取,并且没有特别排斥的专业,建议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录取机会,避免因退档而失去本次机会。
- 注意填报时间: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一天,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和确认,逾期将无法操作。
山东征集志愿录取多少人,最终取决于当年各高校实际空出来的招生计划总数,这个数字在每次征集志愿开始前,都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详细的《征集志愿计划》供考生查询。 考生应将注意力从“总数”转移到“具体有哪些学校和专业”以及“自己的分数能上哪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