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小数的意义
一级分支 1:小数的定义与产生
- 核心概念: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 产生背景:
- 测量需求: 在测量长度、重量、时间等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更小”的单位来表示。
- 计算需求: 在进行除法计算时,有时会得到除不尽的无限循环小数。
- 计数单位:
- 十分之一 (0.1)
- 百分之一 (0.01)
- 千分之一 (0.001)
- ... (依此类推,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一级分支 2:小数的组成与读写
-
小数的基本结构:
- 整数部分: 小数点左边的部分。
- 小数点 (.): 小数的“分界线”,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标志。
- 小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的部分。
- 示例:
14- 整数部分:
3 - 小数点:
- 小数部分:
14
- 整数部分:
-
小数的读法:
- 整数部分: 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 小数点: 读作“点”。
- 小数部分: 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是几就读几,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 示例:
5→ 读作:十二点五04→ 读作:零点零四072→ 读作:四百零六点零七二
-
小数的写法:
- 整数部分: 按整数的写法来写。
- 小数点: 写在个位的右下角,是一个小圆点。
- 小数部分: 按读法的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个数字。
- 示例:
- 零点三五 →
35 - 一百点零零六 →
006
- 零点三五 →
一级分支 3:小数的性质
-
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作用: 可以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 示例:
5 = 0.50 = 0.50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080 = 4.08(化简)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 向右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 规律: 移动几位,相当于乘以10的几次方。
- 示例:
08 × 10 = 0.8(小数点右移一位)
- 向左移动: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规律: 移动几位,相当于除以10的几次方。
- 示例:
6 ÷ 100 = 0.056(小数点左移两位)
- 向右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一级分支 4:小数的大小比较
- 比较方法:
- 先比较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 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 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 位数不同: 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使小数部分的位数相同,然后再进行比较。
- 示例:
- 比较
5和8→5 > 2.8(整数部分3 > 2) - 比较
25和36→25 < 4.36(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2 < 3) - 比较
6和59→6 = 0.60,60 > 0.59
- 比较
一级分支 5:小数的分类
- 按小数部分的位数分:
- 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 示例:
5,14,345
- 示例:
- 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 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
- 示例:
333...(写作3̇)
- 示例:
- 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
- 示例:
1666...(写作16̇)
- 示例:
-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
- 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没有循环节,永不重复。
- 示例: 圆周率
π ≈ 3.14159...
- 示例: 圆周率
- 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 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一级分支 6:生活中的应用
- 价格: 商品标价,如
¥19.90。 - 长度/身高: 身高
75米,长度5厘米。 - **重量:
体重52.3公斤,黄金3.8克。 - 温度: 零上
5摄氏度,零下2摄氏度。 - 成绩: 考试得分
5分。 - 数据统计: 经济增长率
2%,股票涨幅-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