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年,四大思维模式如何应对职场新挑战?

这个概念有多种版本,其中最著名、流传最广的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艾米·埃德蒙森提出的“学习型思维模式”,以及与之相对的另外三种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个框架对于个人成长、团队协作和组织发展都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2025年,四大思维模式如何应对职场新挑战?-图1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四大思维模式,并补充一个在商业和战略领域同样非常重要的“四大思维模式”版本作为参考。


艾米·埃德蒙森的四大思维模式

这个框架的核心是探讨我们如何应对挑战、处理错误和看待学习,它将思维模式分为一个建设性的“学习型思维”和三个具有破坏性的“固定型思维”。

学习型思维模式

这是最理想、最具建设性的思维模式。

  • 核心理念:我相信我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来发展,错误和挑战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对我能力的审判。
  • 面对挑战:视其为学习和提升的契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
  • 面对失败/错误:不将其视为个人能力的不足,而是看作一个数据点,一个反馈信号,他们会问:“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 对待努力:认为努力是通往精通的必经之路,是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天赋不足的表现。
  • 对待他人的成功:将其视为灵感和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威胁或竞争,他们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寻找可以借鉴的方法。
  • 典型心态:“我还没掌握这个技能,但我可以学。” / “这次失败了,让我分析一下原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 结果:持续成长、适应力强、韧性十足、勇于创新。

固定型思维模式

这是与学习型思维模式相对立的一种限制性思维,它以多种形式出现,共同点是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A. 孤立者思维模式

  • 核心理念:我必须看起来完美无缺,绝不能暴露自己的无知或弱点,寻求帮助是软弱的象征。
  • 行为表现
    • 隐藏错误:宁愿自己默默挣扎,也不敢求助或承认自己不懂。
    • 回避挑战: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以避免失败和暴露不足。
    • 信息囤积: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权力,不愿分享。
  • 对团队的影响:破坏心理安全感,导致信息孤岛,团队无法从错误中学习,问题被掩盖,最终可能演变成灾难。

B. 践踏者思维模式

  • 核心理念:我必须比别人强,通过贬低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
  • 行为表现
    • 打压他人:对同事的成功感到嫉妒,甚至会暗中使坏或抢功。
    • 指责文化:出了问题第一反应是寻找替罪羊,而不是解决问题。
    • 零和博弈: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 对团队的影响:毒化团队氛围,扼杀合作精神,导致内部恶性竞争,没有人愿意分享创意或帮助他人。

C. 无助者思维模式

  • 核心理念:我无能为力,一切都取决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他人、环境),我的努力没有意义。
  • 行为表现
    • 被动接受:面对困难时,倾向于抱怨和放弃,而不是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 归咎于外:总是将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任务太难”、“领导不支持”等外部因素。
    • 习得性无助: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完全丧失了尝试的意愿和动力。
  • 对团队的影响:降低团队士气和生产力,成为团队的“拖油瓶”,传递消极情绪。

商业与战略领域的四大思维模式

这个版本在商业、产品设计和战略规划中非常流行,它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成长型思维

与艾米·埃德蒙森的定义相似,但在商业语境下更侧重于:

  • 核心理念:相信公司的能力、市场份额和产品可以通过创新、学习和迭代来不断增长。
  • 应用:鼓励实验、容忍失败、持续改进、投资于员工培训和研发,亚马逊的“Day 1”文化就强调永远保持初创公司的成长心态。

固定型思维

  • 核心理念:相信公司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优势、资源和品牌地位上,倾向于维护现状。
  • 应用:规避风险、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对创新持怀疑态度,诺基亚的衰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功能机时代固守自己的霸主地位,忽视了智能手机的颠覆性创新。

发散性思维

  • 核心理念:从多个角度、以开放性的方式探索可能性,追求思维的广度。
  • 特点
    • 开放式: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天马行空”的想法。
    • 数量优先:在头脑风暴阶段,先追求想法的数量,再进行筛选。
    • 联想性:善于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 应用场景:创意构思、问题定义、探索新机会、头脑风暴。

聚合性思维

  • 核心理念:将多个信息和观点进行筛选、分析、整合,最终找到一个最佳或最可行的解决方案,追求思维的深度和精度。
  • 特点
    • 封闭式:有明确的目标和评判标准。
    • 质量优先:在众多想法中,找出最合理、最有效、最可行的一个。
    • 逻辑性:依赖逻辑、数据和事实进行判断。
  • 应用场景:方案评估、决策制定、问题解决、项目规划。

总结与对比

维度 学习型思维模式 (埃德蒙森) 商业战略思维模式
核心关注点 个人与团队如何应对挑战、错误和学习 个人与组织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战略
四大模式 学习型思维 (建设性)
孤立者思维 (破坏性)
践踏者思维 (破坏性)
无助者思维 (破坏性)
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
发散性思维
聚合性思维
主要目的 构建心理安全感,促进持续学习团队协作 提升创新能力决策质量,驱动商业成功
实践意义 适用于任何希望提升个人能力、打造高效团队的场景,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石。 适用于产品开发、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需要创造性思考和严谨决策的商业活动。
  • 如果你关注的是个人成长、团队文化和组织健康,那么艾米·埃德蒙森的四大思维模式是极佳的分析框架,它揭示了阻碍学习和协作的心理根源。
  • 如果你关注的是商业决策、创新流程和问题解决方法论,那么商业领域的四大思维模式(成长/固定、发散/聚合)则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者并非完全割裂,一个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团队,更可能鼓励发散性思维去探索新机会;他们也需要运用聚合性思维来评估和执行这些机会,而整个团队如果缺乏学习型思维,充斥着孤立者践踏者心态,那么任何好的思维工具都难以发挥作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