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非全日制”通常指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专硕),而非传统的非全日制学术硕士(学硕),学硕的招生形式主要是全日制,非全日制名额非常少。

当您询问“哪个学校招收非全日制”时,您主要关心的是招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校和专业。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但专业和名额各不相同。
下面我为您详细梳理一下,并提供查找信息的具体方法。
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校特点
几乎所有类型的高校都开设了非全日制项目,但各有侧重:
-
顶尖综合性大学(985/211/双一流):
- 特点:专业选择最全,质量最高,学费也最贵,在MBA、MPA、MEM、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等热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代表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等都有非常成熟的非全日制项目。
-
财经类院校:
- 特点:在金融、会计、税务等专业领域实力雄厚,非全日制项目质量高,深受在职人士青睐。
- 代表学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
理工类强校:
- 特点:在工程管理、项目管理、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非全日制项目非常强,尤其适合IT、制造业、建筑行业的在职人员。
- 代表学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
师范类院校:
- 特点:在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上优势明显,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热门选择。
- 代表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
政法类院校:
- 特点:法学领域的权威,其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的非全日制项目是法律从业者的首选。
- 代表学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
地方重点大学:
- 特点:在本省或区域内有很强的认可度,学费相对较低,上课时间安排灵活,是很多在职人士的务实之选。
- 代表学校:如各省的省属重点大学(如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
热门的非全日制专业(专硕)
选择专业是关键,以下是目前最主流的非全日制专业:
- 工商管理硕士:最热门的专业,主要面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 公共管理硕士: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
- 工程管理硕士:适合工程、建筑、IT、制造等行业的项目经理和技术管理人员。
- 会计硕士:适合财会、金融、审计领域的从业人员。
-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适合法律从业者或希望跨专业进入法律领域的人士。
- 教育硕士:包括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等多个方向,主要面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 审计硕士:与会计类似,专注于审计领域。
- 旅游管理硕士:适合酒店、旅游、会展行业的从业者。
- 图书情报硕士:适合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咨询机构工作的人员。
如何查找具体学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最权威、最准确的渠道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操作步骤如下:
-
访问网站:打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
找到“硕士目录”:在网站首页找到并点击“硕士目录”查询系统。
-
筛选条件:进入查询系统后,您会看到几个筛选选项,请按以下方式填写:
- 招生单位:您可以不选,查看所有学校;也可以直接输入心仪的学校名称(如“北京大学”)。
- 所在省市:可以限定地区,也可以不选。
- 院系所:可以不选,直接看全校的。
- 专业:这是最关键的筛选条件! 在这里输入您想报考的专业名称,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工程管理
- 法律(非法学)
- 会计
- 教育管理
- 学习方式:请务必选择“非全日制”,这是筛选出非全日制招生的核心步骤。
-
查询结果:点击查询后,系统会列出所有符合您条件的学校和专业,您可以查看:
- 招生单位(学校)
- 专业代码和名称
- 研究方向(MBA的不同方向)
- 拟招生人数(这里会明确标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人数)
- 考试科目
重要提示:
- 以最新一年的招生简章为准:每年9-10月,各高校会发布当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这是最官方的招生信息,请务必在报考前查看目标学校官网发布的最新版本。
- 学费差异巨大:非全日制学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MBA项目尤其昂贵,请提前了解并做好预算。
- 上课方式:通常为周末班或集中班,部分学校也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具体以学校安排为准。
- 毕业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要求上基本一致,都需要完成课程学习、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
- 几乎所有大学都招非全日制,但不同学校优势专业不同。
- 热门专业是MBA、MPA、MEM、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
- 查找信息最权威的渠道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的“硕士目录”查询系统,并务必将学习方式筛选为“非全日制”。
- 最终确认请以目标院校当年9-10月发布的官方招生简章为准。
建议您先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想报考的专业,然后通过研招网筛选出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再逐一比较学校的声誉、地理位置、学费、上课方式等因素,最终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