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普遍的问题,但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容易考”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容易”,它通常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你的个人背景:本科院校、GPA、工作年限、英语水平等。
- 你的目标:只要能上岸,还是想去个好学校?
- 你对“管理类”的定义:是专硕还是学硕?是MBA还是MPA/MEM/MTA等?
我们可以从客观角度,为你分析不同管理类院校的“相对难度”,并给出一些选择建议。
明确你要考哪种“管理类”硕士?
管理类硕士主要分为两大类,难度天差地别:
A. 专业硕士(专硕)- 考试难度相对较低,更看重实践
这类硕士通常要求有工作经验(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考试科目为 管理类综合能力(199) + 英语二(204)。
- 工商管理硕士:最知名,学费最贵,人脉资源最好,对考生背景(工作、职位、薪资)要求较高。
- 公共管理硕士:适合政府、事业单位、国企员工。
- 工程管理硕士:适合工程、建筑、制造业背景的考生。
- 旅游管理硕士:适合旅游行业从业者。
- 会计硕士:对本科专业有一定要求,竞争激烈。
- 审计硕士:同上,专业性较强。
- 图书情报硕士:相对小众,竞争较小。
- 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近年兴起,前景不错。
B. 学术硕士(学硕)- 考试难度较高,更看重学术研究
这类硕士通常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可以报考,考试科目为 政治 + 英语一(201) + 数学三(303) + 专业课。
- 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等。
通常大家问的“容易考”,指的是 专硕(尤其是MPA、MEM等),因为它们不考数学三,对跨专业和在职考生更友好。
哪些学校“相对容易考”?
我们可以把学校分为几个梯队,结合地区、专业和院校层次来分析。
顶尖名校(难度极高,不适合“求易”)
- 院校:清北复交人、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一线名校的MBA/MPA项目。
- 特点:分数线极高,提前面试竞争激烈,对考生背景要求极高(名校、名企、高职位)。
- 适合人群:背景非常优秀,目标明确,不差钱且追求顶级人脉的考生。
知名财经/211院校(难度中上,性价比高)
这类学校名气大,专业实力强,是大多数优秀考生的目标,竞争激烈。
- 院校:
-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类顶尖,MPAcc(会计专硕)竞争惨烈,其他专业如MPA/MEM也很有难度。
- 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211高校,地处发达地区,综合实力强,报考人数多。
- 特点:分数线通常是国家A线或略高,复试淘汰率不低。
- 适合人群:有一定实力,希望学校牌子好,未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发展的考生。
区域强校或特色院校(难度中等,相对容易上岸)
这是“求易”考生的主战场,这些学校在本地区有很高的认可度,但全国知名度不如前两类,竞争压力相对小。
- 院校(以MPA/MEM为例):
- 东北地区: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大是985,但部分专业竞争相对缓和)。
- 华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
- 华东地区:安徽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 华中地区: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西南地区: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 西北地区: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
- 特点:
- 地理位置:不在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周边的考生,竞争不如一线城市激烈。
- 院校层次:多为211或省属重点,虽然不是顶尖,但实力不俗。
- 分数线:通常就是国家A线(如2025年MPA国家线A线是167分),过线即有机会进入复试。
普通院校(难度较低,但需谨慎选择)
这类学校是“保底”的选择,适合基础较弱、只为拿一个学历证书的考生。
- 院校:各省的非重点本科院校,特别是那些刚开设管理类硕士点不久的学校。
- 特点:
- 竞争小:报考人数少,很多专业甚至需要调剂。
- 分数线低:可能长期处于国家线附近,甚至过线就能录取。
- 资源有限:师资、平台、校友资源与前面梯队差距较大。
- 适合人群:基础薄弱,首要目标是“上岸”,对学校名气和地域要求不高的考生。
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容易考”?—— 关键指标
-
看分数线:
- 对比国家线:查近3年的复试分数线,看是远高于国家线(如高出20-30分),还是常年压线(即国家线就是复试线),压线的学校相对容易。
- 注意区分A/B区:B区(如云南、贵州、甘肃等)的国家线比A区(大部分省市)低10分,这是天然的“难度优势”。
-
看报录比:
- 报录比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这个数据不一定所有学校都公布,但能找到的都是黄金信息。
- 5:1以下:竞争较小,相对容易。
- 10:1以上:竞争激烈,难度较大。
- 20:1以上:非常激烈,需要实力和运气。
-
看复试录取比:
- 复试录取比 = 复试人数 / 最终录取人数,通常是1.2:1到1.5:1之间。
- 如果某个学校复试录取比高达2:1甚至3:1,说明刷人很厉害,即使初试分数高,复试也有很大风险,这种学校对“求易”考生不友好。
-
看一志愿录取情况:
很多学校为了招到优质生源,会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而把名额留给调剂生,去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找“拟录取名单”,看一志愿上岸的人数多不多,如果一志愿都招不满,那对一考生来说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给不同考生的“易考”院校推荐
如果你是在职考生,目标是“稳”:
- 首选B区211:如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海南大学,它们是211,有地域优势,分数线低,竞争比A区小很多,性价比极高。
- 次选A区省属重点:如辽宁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这些学校在本省认可度高,分数线就是国家线,只要认真准备过线问题不大。
如果你是应届生/基础较弱,目标是“上岸”:
- 首选B区普通一本:如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竞争小,分数线低,非常适合作为第一志愿。
- 次选A区普通院校:选择那些非热门城市、非热门专业的普通院校,在某个三线城市的一所理工类大学,它的MPA项目可能就很好考。
总结与建议
- 明确自身定位: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时间精力、经济状况和职业规划,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
- 信息搜集是关键:花时间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学院官网,查找招生简章、历年分数线、报录比、复试名单等信息,这是最权威的来源。
- “容易”是相对的:即使是相对容易的学校,也需要你付出努力,管理类联考(199)虽然不考高数,但题量大、时间紧,逻辑写作也需要系统训练,英语二也不能掉以轻心。
- 考虑调剂:如果一志愿没上,B区的大量院校会有调剂名额,这是很多考生的“上岸”机会,可以提前关注调剂信息。
一句话建议:与其寻找“最容易”的学校,不如寻找“最适合你”的学校。 结合你的背景、目标和实力,选择一个努努力就能够得着的学校,成功率会大大提高,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