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小学生礼仪

- 核心思想: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受欢迎的好孩子!
在学校里
-
课堂礼仪
- 课前准备: 安静坐好,书本摆放整齐。
- 听讲时: 眼睛看老师,耳朵认真听,不插嘴,不搞小动作。
- 发言时: 先举手,老师同意后再开口,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 讨论时: 轻声交流,尊重同学的不同意见。
- 下课时: 收拾好学习用品,有序离开教室。
-
同学交往礼仪
- 打招呼: 见到同学主动问好,如“你好”、“早上好”。
- 求助时: “请问,可以帮帮我吗?” “谢谢你!”
- 接受帮助时: 真诚地说“谢谢”。
- 道歉时: 做错事要勇敢承认,“对不起,请原谅。”
- 不取绰号: 不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不嘲笑他人的缺点。
- 乐于分享: 和同学分享文具、书籍和快乐。
-
尊敬师长礼仪
- 见到老师: 主动问好,“老师好!”
- 与老师交谈: 站直身子,看着老师眼睛,认真听老师说话。
- 接受批评: 老师批评时要虚心接受,不顶嘴,不哭闹。
- 进出办公室: 先敲门,得到允许再进入,离开时说“老师再见”。
-
校园公共礼仪
- 升旗仪式: 穿着整洁,肃立致敬,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响亮。
- 走廊/楼梯: 靠右行走,轻声慢步,不追逐打闹。
- 食堂就餐: 排队打饭,安静吃饭,爱惜粮食,不挑食。
- 爱护公物: 不乱涂乱画,不损坏桌椅、花草树木。
- 保持卫生: 不乱扔垃圾,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
在家里
-
尊敬长辈礼仪
- 出门/回家: 主动和父母、长辈打招呼,“我出门了”、“我回来了”。
- 听从教导: 认真听取父母的教诲,不顶嘴。
- 孝敬父母: 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
- 关心长辈: 爷爷奶奶累了,给他们捶捶背;关心他们的健康。
-
家庭生活礼仪
- 用餐时: 等长辈先动筷,不挑食,不吧唧嘴,碗里不剩饭。
- 打电话: 先说“你好”,找谁?请问你是?说完要说“再见”。
- 待客时: 热情迎接,主动问好,给客人倒水,不随意翻动客人东西。
- 做客时: 遵守主人家的规矩,不乱动东西,离开时感谢主人。
在公共场所
-
交通礼仪
- 走路: 靠右行,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红绿灯。
- 乘车: 排队上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叔叔阿姨让座。
- 骑车: 未满十二岁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
公共场所礼仪
- 电影院/图书馆: 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不乱扔垃圾。
- 公园/景点: 爱护花草,不乱刻乱画,不随地吐痰。
- 商场/超市: 不乱拿商品,排队结账。
- 观看比赛/演出: 为精彩表演鼓掌,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
个人形象礼仪
-
仪容仪表
- 整洁: 勤洗手、勤洗脸、勤剪指甲,衣服干净。
- 得体: 按时上学,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首饰。
-
言谈举止
- 语言文明: 讲普通话,常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 行为大方: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挖鼻孔,不随地吐痰。
- 面带微笑: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快乐。
礼仪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种在我们心里,开出美丽的文明之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人人夸赞的“礼仪小标兵”!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打印出来: 可以将这份导图打印出来,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或墙上,方便随时查看。
- 制作成海报: 和孩子一起,用彩笔和卡纸制作成一张漂亮的海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 亲子互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导图里的每一个小点,“宝贝,如果同学向你借橡皮,你应该怎么说呢?”
- 情景演练: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导图中的各种场景(如:做客、上课发言),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