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三院是我国飞航导弹事业的摇篮,被誉为“飞航导弹家族”的诞生地,其下属的研究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体系,从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发到生产制造,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以下是航天三院下属的主要研究所(按数字顺序排列):
核心总体设计所
这两个所是航天三院的“大脑”,负责导弹武器的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和型号总指挥/总师单位。
所 - 飞航导弹总体设计部
- 俗称/昵称: “一部”
- 核心职责: 这是航天三院历史最悠久、最核心的研究所,主要负责飞航式导弹的总体设计,是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武器系统的总体单位,工作涵盖从概念研究、方案设计、工程研制到试验鉴定的全过程。
- 主要领域: 负责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空面导弹等各型飞航导弹的“顶层设计”。
- 地位: 航天三院的“龙头”所,技术实力雄厚,承担着国家最尖端、最核心的型号任务。
所 - 飞航导弹总体设计部
- 俗称/昵称: “二部”
- 核心职责: 与一部类似,也是总体设计所,主要负责另一系列或特定类型的飞航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在航天三院内部,一部和二部形成了“双核驱动”的格局,各有侧重,相互竞争又共同发展。
- 主要领域: 同样承担反舰、巡航、空面等多种型号的研制任务,但在具体型号和技术路线上有所区分。
- 地位: 与一部并列,是航天三院另一大总体技术核心。
分系统与专业技术研究所
这些研究所负责导弹的各个“子系统”和关键技术,是构成导弹的“骨骼”和“器官”。
所 - 惯性器件研制中心
- 俗称/昵称: “三院三部”或“惯性中心”
- 核心职责: 专注于惯性导航技术,为导弹、火箭、飞行器等提供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核心部件,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组合导航系统。
- 地位: 国内惯性技术领域的领军者之一,技术实力国内顶尖。
所 - 控制与制导系统研究所
- 俗称/昵称: “四部”
- 核心职责: 负责导弹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研制飞行控制、制导、导航系统,确保导弹能够按预定航线精确飞行并命中目标。
- 地位: 控制与制导技术是导弹的核心,四部在该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所 - 雷达与光电设备研究所
- 俗称/昵称: “五部”
- 核心职责: 负责导弹的“眼睛”和“耳朵”,研制雷达导引头、红外导引头、光电探测系统等,用于探测、识别和跟踪目标。
- 地位: 在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所 - 仿真技术研究所
- 俗称/昵称: “六部”
- 核心职责: 负责数字仿真和半实物仿真,通过构建高保真的仿真环境,在实验室里模拟导弹的飞行过程,用于方案验证、性能测试和故障复现,大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试验成本。
- 地位: 国内领先的仿真技术研究中心。
所 - 计算机与测控技术研究所
- 俗称/昵称: “七部”
- 核心职责: 负责弹载计算机、软件和地面测控系统,为导弹开发嵌入式计算机和软件,并研制用于试验和发射的地面测试控制设备。
- 地位: 软件和测控技术的重要保障单位。
所 - 通信与测控技术研究所
- 俗称/昵称: “八部”
- 核心职责: 专注于数据链和通信技术,负责导弹的遥测、遥控和通信系统,实现导弹与地面之间或导弹与导弹之间的信息交互。
- 地位: 在数据链和通信组网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
所 - 动力装置研究所
- 俗称/昵称: “三部”(注意:这个“三部”与3所的“三部”不同,但有时会混用,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 核心职责: 负责导弹的“心脏”——动力系统,主要研制各种类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
- 地位: 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核心研发单位之一。
所 - 材料工艺研究所
- 俗称/昵称: “十部”
- 核心职责: 负责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为导弹研制特种材料(如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并解决制造工艺难题。
- 地位: 材料与工艺技术的支撑单位。
所 - 精密机械制造研究所
- 俗称/昵称: “十一厂”或“制造总厂”
- 核心职责: 这是一个“研产结合”的单位,既负责部分精密部件和结构件的研制,也承担着导弹的总装、总测和批量生产任务。
- 地位: 从研发到制造的关键环节,是型号产品走向“战场”的最后一道保障。
所 - 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部
- 俗称/昵称: “三十所”
- 核心职责: 专注于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研制,业务覆盖侦察无人机、靶机、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多种类型。
- 地位: 航天三院在无人机领域的“新增长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研究所编号 | 俗称/昵称 | 核心职责/领域 | 特点/地位 |
|---|---|---|---|
| 1所 | 一部 | 飞航导弹总体设计 | 核心总体所,历史最悠久,型号总师单位 |
| 2所 | 二部 | 飞航导弹总体设计 | 核心总体所,与一部并列,型号总师单位 |
| 3所 | 三部/惯性中心 | 惯性导航技术 | “定中”的“大脑”,惯性技术顶尖 |
| 4所 | 四部 | 控制与制导系统 | 导弹的“方向盘”和“导航仪” |
| 5所 | 五部 | 雷达与光电设备 | 导弹的“眼睛”和“耳朵” |
| 6所 | 六部 | 仿真技术 | 实验室的“飞行试验场” |
| 7所 | 七部 | 计算机与测控 | 弹载计算机和地面测试系统 |
| 8所 | 八部 | 通信与测控 | 数据链和通信技术 |
| 9所 | 三部(动力) | 动力装置(发动机) | 导弹的“心脏” |
| 10所 | 十部 | 材料与工艺 | “骨骼”和“皮肤”的支撑 |
| 11所 | 十一厂 | 精密制造与总装 | 研产结合,总装测试 |
| 30所 | 三十所 | 无人机系统总体 | 新兴领域,未来重点 |
- 想了解导弹的顶层设计,关注 1所 和 2所。
- 想了解导弹的核心技术(如导航、控制、探测),关注 3所、4所、5所。
- 想了解导弹的试验和制造,关注 6所、11所。
- 想了解未来的无人机,关注 30所。
希望这份详细的介绍能帮助您全面了解航天科工三院的研究所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