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快乐思维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快乐思维教学”(Happy Thinking Teaching)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积极、愉悦、安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从而在快乐中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

快乐思维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图1

它的核心不是“为了快乐而学习”,而是“因为快乐而学得更好”。


核心理念与目标

快乐思维教学不仅仅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它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目标:

  1.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外部压力(考试、分数)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兴趣、成就感)。
  2. 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进行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勇于面对挑战和失败。
  3. 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快乐、安全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合作、分享、共情,培养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创造力。
  4. 实现知识的深度建构:当学生情绪积极时,大脑更活跃,认知效率更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内化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主要原则

实施快乐思维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关键原则:

  1. 学生中心原则

    • 内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水平展开。
    • 实践:给予学生选择权(如选择作业形式、研究课题),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分层教学。
  2. 积极情绪原则

    • 内涵:将积极情绪视为学习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教师有责任创造一个充满鼓励、支持和愉悦感的课堂环境。
    • 实践:多用表扬和鼓励性语言,允许犯错并视之为学习的机会,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3. 思维导向原则

    • 内涵: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灌输标准答案,而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实践:多提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教授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
  4. 寓教于乐原则

    • 内涵: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巧妙地融入游戏、故事、艺术、实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
    • 实践:使用角色扮演、模拟游戏、项目式学习、情景剧等方式,让学习过程本身充满吸引力。
  5. 安全包容原则

    • 内涵:建立一个心理安全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想法,不怕被嘲笑或批评。
    • 实践: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如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处理学生冲突时注重引导而非惩罚,展示多元化的价值观。

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快乐思维教学融入日常教学:

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

  • 物理环境:布置温馨、活泼的教室,张贴学生的优秀作品,设立“问题墙”或“创意角”。
  • 心理环境:教师保持热情、幽默和耐心,走进学生,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而非权威。

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

  • 游戏化学习:将知识点设计成闯关、竞赛、积分等形式,数学课可以玩“数字炸弹”,语文课可以玩“成语接龙”。
  • 故事化教学:用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或将知识点编成故事,历史课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演绎历史事件。
  • 项目式学习:围绕一个真实的问题或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实践和创造,学习环保知识后,设计一个校园垃圾分类方案。

运用启发式提问

  • 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少用“是不是”、“对不对”。
  • 延迟评价:在学生提出一个想法后,不急于判断对错,而是追问“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这个想法很有趣,我们还能怎么完善它?”

建立正向的反馈机制

  • 具体化表扬:不说“你真棒”,而是说“你今天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那个观点非常新颖,启发了大家”。
  •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分数,可以使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
  • 引入“错误文化”:公开分享自己或历史上的错误,并从中学习,让学生明白错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融入艺术与表达

  • 鼓励多感官学习:让学生通过画画、唱歌、表演、制作模型等方式来表达对知识的理解。
  • 情感连接: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联系起来,产生共鸣。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挑战:应试压力

    • 对策:快乐思维教学与应试并非对立,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效率和内在动机,他们反而能更从容地应对考试,教师可以向家长和学校展示这种方法带来的长期益处。
  2. 挑战:教师专业能力要求高

    • 对策: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反思,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教师之间也可以建立学习社群,共同研讨。
  3. 挑战:课堂管理难度增加

    • 对策:快乐不等于混乱,清晰的规则、明确的任务和有效的组织是前提,教师需要学会在“放”与“收”之间找到平衡,确保课堂在有序和活跃之间切换自如。

快乐思维教学是一种回归教育本质的智慧,它不仅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关注他们“如何学会”以及“在学习中成为了怎样的人”,它旨在培养的不仅是高分的学霸,更是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内心丰盈的未来公民,这需要教育者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创造力,但其回报——看到一个孩子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