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过河问题(狼、羊、白菜)
** 一位农民需要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过河,他有一条小船,但每次最多只能带一样东西(他自己必须划船),问题是:

- 如果农民不在场,狼会吃掉羊。
- 如果农民不在场,羊会吃掉白菜。
农民该如何安排,才能将所有东西安全运到对岸?
思路解析: 这是一个经典的逻辑谜题,关键在于“空岸”的状态,也就是农民离开后剩下哪两样东西,你需要系统地尝试所有可能的步骤,并排除会导致失败的情况。
-
第一步:选择第一个带走的物品。
- 如果先带狼过去,留下羊和白菜在原地,羊会吃掉白菜,失败。
- 如果先带白菜过去,留下狼和羊在原地,狼会吃掉羊,失败。
- 第一步必须带羊过去,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
第二步:返回时带什么。
- 农民带羊到对岸后,自己需要空手返回,因为如果他带狼回去,对岸就剩下羊和白菜,羊会吃掉白菜,如果他带白菜回去,对岸就剩下狼和羊,狼会吃掉羊,所以必须空手返回。
-
第三步:带第二个物品过去。
- 农民返回后,现在可以带狼或者白菜过去,我们选择带狼过去。
- 对岸有狼和羊,但农民也在,所以是安全的。
-
第四步:如何处理羊?
- 这是本题最巧妙的一步,农民不能空手返回,因为那样狼和羊就会在一起,他也不能带狼回去,因为那样就回到了第三步之前的状态。
- 他必须把羊带回原来的岸边。
-
第五步:带最后一个物品。
- 原来的岸边有羊和白菜,农民把白菜带到对岸,狼和白菜在一起,是安全的。
-
第六步:最后一步。
- 农民再次返回原来的岸边,最后把羊带过去。
答案:
- 带羊过河。
- 独自返回。
- 带狼过河。
- 带羊返回。
- 带白菜过河。
- 独自返回。
- 带羊过河。
第二题:烧一根绳子
你有一根不均匀的绳子和一盒火柴,这根绳子从点燃到完全烧完正好需要60分钟,由于绳子不均匀,你无法通过长度来判断已经烧了多久。 问题:** 如何用这根绳子精确地计时45分钟?
思路解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时间进行分割和组合的能力,绳子可以两头烧,这是一个关键信息。
- 总时间: 60分钟。
- 目标时间: 45分钟。
- 关键操作: 从两头同时点燃,可以让绳子在30分钟内烧完。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利用这个30分钟的“计时器”来凑出45分钟。
-
第一步:启动第一个计时器。
- 在0分钟时,同时点燃绳子的两端,这根绳子将在30分钟时完全烧尽。
-
第二步:启动第二个计时器。
- 在绳子开始燃烧的同时(也就是0分钟时),点燃第二根绳子的一端**,这根绳子现在需要60分钟才能烧完。
-
第三步:关键的转折点。
- 当第一根绳子(两头烧)在第30分钟烧尽时,我们立刻去看第二根绳子。
- 第二根绳子已经从一端燃烧了30分钟,由于绳子不均匀,我们不知道它还剩多长,但我们知道,它剩下的部分如果从另一端点燃,还需要30分钟才能烧完。
-
第四步:完成计时。
- 在第30分钟时,我们立刻点燃第二根绳子的另一端。
- 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会从两端开始燃烧,将在15分钟后(即第45分钟)烧尽。
答案:
- 在0分钟时,同时点燃第一根绳子的两端和第二根绳子的一端。
- 当第一根绳子烧尽时(此时是第30分钟),立即点燃第二根绳子的另一端。
- 当第二根绳子也烧尽时,时间正好过去了45分钟。
第三题:乒乓球问题
你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罐子,每个罐子里都装有若干个乒乓球,其中一个罐子里的每个乒乓球都重10克,另一个罐子里的每个乒乓球都重9克。 现在你有一个电子秤(可以显示精确的重量),但只能称重一次**,你如何判断出哪个罐子里装的是9克的乒乓球?
思路解析: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一次称重,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区分两个罐子,直接称量一堆球是无法区分的,因为重量会重叠,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签名”,让每个罐子的称重结果都独一无二。
-
创造差异:
- 从第一个罐子里取出1个乒乓球。
- 从第二个罐子里取出2个乒乓球。
- (或者取3个和4个,只要数量不同就行,取1和2最简单)。
-
进行称重:
把取出的这3个乒乓球(1个来自A罐,2个来自B罐)一起放到电子秤上称重。
-
分析结果:
- 假设情况一: 你取出的1个球是10克的,2个球是9克的。
- 那么总重量 = (1 × 10) + (2 × 9) = 10 + 18 = 28克。
- 假设情况二: 你取出的1个球是9克的,2个球是10克的。
- 那么总重量 = (1 × 9) + (2 × 10) = 9 + 20 = 29克。
- 假设情况一: 你取出的1个球是10克的,2个球是9克的。
-
得出结论:
- 如果称出的重量是28克,说明你拿出的1个球是轻的(9克),所以第一个罐子是9克的。
- 如果称出的重量是29克,说明你拿出的1个球是重的(10克),所以第一个罐子是10克的。
答案: 从第一个罐子取出1个球,从第二个罐子取出2个球,将这3个球一起称重。
- 如果总重量是28克,则第一个罐子装的是9克的球。
- 如果总重量是29克,则第二个罐子装的是9克的球。
第四题:国王与囚犯
** 国王想处决一名囚犯,但又想给他一个“公平”的机会,他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囚犯从100个一模一样的球中挑选出一个,这个球就是他的“生死球”。 国王准备了两个不透明的箱子,囚犯需要将这100个球全部放进这两个箱子里,国王会随机选择一个箱子,再从这个被选中的箱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
- 如果摸到的是“生死球”,囚犯就被释放。
- 如果摸到的是普通球,囚犯就被处决。 问题: 囚犯应该如何分配这100个球到两个箱子里,才能最大化自己被释放的概率?
思路解析: 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概率的理解和优化,目标是最大化“国王选箱子A 箱子A里是生死球的概率 + 国王选箱子B 箱子B里是生死球的概率”。
-
错误思路: 平均分配,比如50个箱子A,50个箱子B。
- 国王选箱子的概率是50%。
- 如果选了箱子A,摸到生死球的概率是 1/50。
- 总概率 = 50% (1/50) + 50% (1/50) = 0.5 0.02 + 0.5 0.02 = 1%。
- 这个概率很低。
-
正确思路: 让其中一个箱子的“生死球”概率最大化。
- 我们想让国王一旦选中某个箱子,就有最大的可能摸到生死球。
- 策略: 在第一个箱子里只放1个球,就是那个“生死球”,然后把剩下的99个普通球全部放进第二个箱子。
-
计算新概率:
- 国王选择箱子的概率仍然是50%。
- 国王选中了第一个箱子(概率50%)。
- 这个箱子里只有1个球,就是生死球,所以摸到它的概率是 100%。
- 这种情况下的成功概率 = 50% * 100% = 50%。
- 国王选中了第二个箱子(概率50%)。
- 这个箱子里有99个普通球和1个生死球,所以摸到生死球的概率是 1/99。
- 这种情况下的成功概率 = 50% * (1/99) ≈ 0.505%。
- 总成功概率 = 50% + 0.505% = 50.505%。
答案: 囚犯应该将“生死球”单独放进一个箱子,然后将剩下的99个普通球全部放进另一个箱子。 这样,他被释放的总概率为 5%,远高于平均分配的1%。
第五题:谁在说谎?
有A、B、C三个人,他们中只有一个人是诚实族(永远说真话),另外两个人是撒谎族(永远说假话)。 A说:“B是撒谎族。” B说:“A和C都是撒谎族。” 问题:** 这三个人中,谁是诚实族?
思路解析: 这是一个经典的逻辑推理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假设法,假设某个人是诚实族,然后验证他的话和其他人的话是否会产生矛盾。
-
假设A是诚实族。
- 如果A是诚实族,那么他说的话是真的。
- A说:“B是撒谎族。” -> B确实是撒谎族。
- 现在我们知道A是诚实族,B是撒谎族,那么C也必须是撒谎族(因为只有一个人诚实)。
- 我们来验证B的话,B是撒谎族,所以他说的话必须是假话。
- B说:“A和C都是撒谎族。” 这句话是假的。
- “A和C都是撒谎族”是假话,意味着“并非(A和C都是撒谎族)”,也就是“A和C中至少有一个人不是撒谎族”。
- 根据我们的假设,A是诚实族(不是撒谎族),C是撒谎族,A和C中至少有一个人不是撒谎族”这句话是真的。
- 矛盾出现了! B作为撒谎族,应该说假话,但我们推导出他的话必须为真,这个假设不成立。
-
假设B是诚实族。
- 如果B是诚实族,那么他说的话是真的。
- B说:“A和C都是撒谎族。” -> A是撒谎族,C也是撒谎族。
- 这意味着三个人中(A、B、C)有两个人是撒谎族,一个人是诚实族,这个结论本身不矛盾。
- 我们来验证A的话,A是撒谎族,所以他说的话必须是假话。
- A说:“B是撒谎族。” 这句话是假的。
- “B是撒谎族”是假话,意味着B不是撒谎族,也就是B是诚实族。
- 这与我们的初始假设(B是诚实族)完全吻合!
- 我们再检查C,根据B的真话,C是撒谎族,C没有说话,所以没有矛盾。
- 这个假设成立,B是诚实族,A和C都是撒谎族。
-
(可选)假设三:假设C是诚实族。
- 如果C是诚实族,那么A和B都是撒谎族。
- A说:“B是撒谎族。” 因为A是撒谎族,所以这句话是假的,意味着B不是撒谎族,即B是诚实族。
- 这与我们的假设(B是撒谎族)相矛盾,所以此假设不成立。
答案: 通过逻辑推理,可以确定 B是诚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