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唯象思维,AI时代,如何破解现象与本质的迷思?

这是一个在科学、哲学和文化领域都非常重要且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方式。

唯象思维,AI时代,如何破解现象与本质的迷思?-图1

核心定义:什么是唯象思维?

唯象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只描述现象,不探究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专注于观察、记录和总结事物外部的、可感知的规律和模式,而不深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或内在机制。

这个词的提出和推广,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密切相关,他在回顾自己学习物理学和进行科研的经历时,提出了“唯象理论”(Phenomenological Theory)的概念,并将其与“结构理论”(Structural Theory)相对。


杨振宁的“唯象理论” vs “结构理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唯象思维,我们通过杨振宁提出的这两个概念来对比:

唯象理论

  • 目标:解释和预测现象
  • 方法: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经验性的规律、公式或模型,它“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 特点
    • 实用性强:能够精确地描述和预测实验结果,是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基础。
    • 起点:往往是科学探索的起点,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初步概括。
    • 不追求终极解释:它不回答“为什么”这个规律会存在,只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
  • 例子
    • 开普勒三定律: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布拉赫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规律,他精确地描述了“行星如何运动”,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牛顿后来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原因),开普勒定律就是一个典型的唯象理论。
    • 胡克定律:F = kx,它精确地描述了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但它没有解释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本质。

结构理论

  • 目标:解释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 方法:从更基本、更深层次的原理(如公理、基本粒子、对称性等)出发,通过逻辑推演和数学构建,来解释和推导出唯象层面的规律。
  • 特点
    • 深刻性:试图触及事物的终极真理,回答“为什么”。
    • 基础性:是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石。
    • 预测能力:不仅能解释已知现象,还能预测新的、未知的现象。
  • 例子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解释了开普勒三定律背后的原因——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这是一个结构理论。
    • 量子力学:它解释了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行为,从而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胡克定律会在宏观尺度上成立(原子间的电磁力)。

关系:唯象理论和结构理论是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唯象理论是结构理论的“养料”和“目标”,结构理论需要唯象理论提供的现象和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和验证标准;而成功的结构理论又能反过来深化和统一我们对唯象规律的理解。


唯象思维的特点

  1. 经验性与归纳性:它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总结出普遍规律。
  2. 描述性与实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描述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它非常注重实用价值,能够直接指导实践。
  3. 暂时性与阶段性:唯象理论往往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当人类认知水平提高,找到了更深层次的结构理论时,旧的唯象理论可能会被解释、修正或取代(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下仍然是完美的唯象/结构理论,但在高速和微观领域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补充和深化)。
  4. 直观性与形象性:在文化领域,唯象思维常常与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抽象的道理。

唯象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科学领域

  • 经典力学:在牛顿之前,人们对天体运动、物体下落等现象有很多唯象的描述(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牛顿的理论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是结构理论。
  • 化学: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最初是一个唯象的规律,他根据原子量排列元素,并发现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周期性变化,这只是一个现象总结,后来,当原子结构被发现后,周期律才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原子序数、电子排布),从唯象理论上升为结构理论。
  • 生物学:林奈的生物分类法,是基于生物的形态、习性等外部特征的归纳,是典型的唯象思维,而现代遗传学从DNA层面解释了物种分类的内在原因,是结构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

这是唯象思维一个非常突出的体现。

  • 中医:中医理论是典型的唯象思维。
    • 阴阳五行:它不是用解剖学或生物化学来解释人体,而是用“阴阳”、“金木水火土”这些高度概括、象征性的概念来描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现象)。
    • 经络学说:它描述了气血在人体内运行的路径和规律(现象),并指导针灸、推拿等实践,但其解剖学基础至今仍有争议,它是一个功能模型,而非实体结构模型。
    • 中药:“药性寒热”、“五味”等,也是基于服用后人体产生的反应(现象)来归纳的。
  • 《易经》:通过观察自然和人事的种种变化(象),创立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用来占卜和预测未来,它关注的是“变易”的模式和规律,而不是这些变化背后的物理或社会动因。
  • 风水:通过观察山川走向、水流形态等地理环境(象),来判断和影响一个地方的“气”,从而影响人的运势,它是一种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唯象模型。

评价与意义

优点

  • 强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在没有深刻理解本质时,唯象理论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医、古代天文学、工程学等都受益于此。
  • 科学研究的起点: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发现,都始于对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总结。
  • 整体性思维:像中医这样的唯象体系,往往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平衡,这与现代系统科学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局限性

  • 缺乏深度和普适性:它无法解释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其解释范围和应用场景有限。
  • 难以突破和革新:如果过度沉迷于唯象层面,可能会阻碍人们去探究更深层的机制,导致思想僵化。
  • 主观性强: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基于现象的归纳容易受到观察者个人经验和视角的影响。

唯象思维是一种从现象出发、注重描述和归纳的、极具实践价值的思维方式。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是应用科学的基石,也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科学)的显著特征。

它与“结构思维”(探究本质、追求第一性原理)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一个成熟的科学家或思想家,往往需要在这两种思维之间自由切换、相互印证:既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精炼的规律,又能穿透现象的迷雾,洞察其背后的深邃结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