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AI时代,发散思维还重要吗?如何用发散思维破局创新?

发散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的思维方式,它就像一个光源,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出无数条光线,与之相对的是“收敛思维”,即“由四面八方聚焦于一点”的思维方式,它像凸透镜一样,将多条光线汇聚成一个焦点。

AI时代,发散思维还重要吗?如何用发散思维破局创新?-图1

  • 发散思维:追求数量、可能性、多样性,核心是“还有其他可能吗?
  • 收敛思维:追求唯一性、最优解、准确性,核心是“哪个是最好的?

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创新的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发散思维产生大量想法,再通过收敛思维进行筛选、评估和优化,最终形成可行的方案。


发散思维的核心特征

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提出了发散思维的四个主要特征,这四个特征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内涵:

  1. 流畅性

    • 含义:指在单位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数量越多,思维越流畅。
    • 举例:在1分钟内,你能说出多少种“回形针”的用途?说出10个就比说出5个更流畅,这是发散思维最基础的层面。
  2. 变通性

    • 含义:指思维能够灵活转换类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来思考问题,它衡量的是思维类别的多样性。
    • 举例:对于“回形针”的用途,如果只想到“夹文件”(办公用品类),那变通性就差,如果能想到“当牙签”(生活用品类)、“当天线”(电子类)、“当鱼钩”(户外类),甚至“当小首饰”(装饰类),那变通性就非常强。
  3. 独特性

    • 含义:指产生新颖、奇特、不寻常观点的能力,这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层次。
    • 举例:别人想到“回形针”是用来夹纸,而你想到“把它拉直了当手术缝合针”,或者“把它磁化后当指南针”,这就是独特性的体现。
  4. 精致性

    • 含义:指对已有的想法进行补充、深化和细节加工的能力。
    • 举例:对于“用回形针当鱼钩”这个想法,不仅能想到这个点子,还能进一步思考:“需要把它磨尖吗?需要用什么鱼饵?在什么样的水域使用效果最好?” 这就是对想法的精致化加工。

为什么发散思维如此重要?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发散思维的价值愈发凸显:

  1. 创新的源泉:几乎所有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创作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始于一个打破常规的、发散性的想法,它让我们跳出固有框架,看到新的可能性。
  2. 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面对复杂问题,单一的线性思维往往无能为力,发散思维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从多个维度寻找解决方案,避免“钻牛角尖”。
  3. 提升个人适应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强大发散思维的人能更快地发现新的机会,找到新的出路,从容应对变化和挑战。
  4. 激发团队活力:一个鼓励发散思维的团队,氛围会更开放、更包容,成员们敢于提出“疯狂”的想法,这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如何培养和锻炼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并非天生,更像一项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强化的“肌肉”,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头脑风暴

    • 核心原则:追求数量、不批评、欢迎异想天开、结合改进,在讨论初期,任何想法都是好的,先不考虑可行性。
  2. 思维导图

    这是一种极佳的视觉化发散工具,从一个中心词开始,像树枝一样向四周延伸,画出相关的关键词、想法和概念,直观地展现思维的脉络和关联。

  3. “六顶思考帽”法

    由爱德华·德·波诺提出,通过戴上不同颜色的“帽子”来代表不同的思维模式(如信息帽、情感帽、批判帽、乐观帽等),强制自己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避免思维固化。

  4. SCAMPER法

    • 一种创意思考的清单,通过七个动词来激发新想法:
      • Substitute (替代)
      • Combine (合并)
      • Adapt (改造)
      • Modify/Magnify (修改/放大)
      • Put to another use (转作他用)
      • Eliminate (剔除)
      • Reverse/Rearrange (反转/重排)
  5. 强制关联法

    随意选择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如“香蕉”和“宇宙飞船”),然后强迫自己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从中寻找创意,这能有效打破思维定式。

  6. 保持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和“…会怎样?”

    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保持质疑,问“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或者问“如果我们能飞,交通会变成什么样?”这类假设性问题,是激发发散思维的直接方式。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平衡

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它最终需要收敛思维的指引和约束

一个完整的创新流程是这样的:

  • 第一阶段(发散):自由联想,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
  • 第二阶段(收敛):运用逻辑、分析、评估和决策,从众多想法中筛选出最有价值、最可行的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

只发散不收敛,想法会永远停留在空中楼阁;只收敛不发散,则会陷入僵化,缺乏突破,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该打开思维的闸门,何时该收紧思想的缰绳。

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灵活、追求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个人和组织突破瓶颈、实现创新的强大引擎,学会并善用发散思维,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