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硬性条件
学历要求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指通过国家承认的普通全日制、五年制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教育,获得的专科学历。
- 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指通过国家承认的中等专业学校(如中专、职高、技校)的医学专业教育,获得的学历。但此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见下方工作年限要求)。
注意:医学专业以外的学历,如护理、药学、医学技术、法医学等,均不符合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
专业要求
所学专业必须与报考的类别一致。
- 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所学专业必须是“临床医学”。
- 报考口腔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所学专业必须是“口腔医学”。
- 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所学专业必须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
工作年限要求
这是与学历要求紧密关联的关键条件,旨在考察考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
对于专科学历毕业生:
- 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 这个“工作”是指注册在该机构,并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相关工作,且由机构出具《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
对于中专学历毕业生:
- 这是一个重要的限制条件:根据规定,自202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学历的毕业生,不再符合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条件。
- 如果您是在2025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且持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则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对于绝大多数新人来说,主要路径是:全日制大专(临床/口腔/中医等)毕业 -> 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一年 -> 报名考试。
实践技能考核要求
在报名参加医学综合笔试之前,必须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一般在每年的6-7月举行,综合笔试一般在8-9月举行,只有通过了技能考试,才有资格参加笔试。
其他重要条件
身体健康要求
考生必须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六]条关于医师执业的健康标准,也就是说,你的身体状况必须能够胜任医师的日常工作,没有影响执业的严重疾病。
试用期考核要求
考生必须在报考前,在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机构内,完成一年的试用期,该机构需要为你出具官方的《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这是报名时必须提交的关键材料之一。
诚信要求
考生必须遵守考试纪律,无违纪作弊等不良记录,报名时需要签署《医师资格考试承诺书》,承诺所提交的信息真实、准确。
报考类别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为不同的类别,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报考:
- 临床类别: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 口腔类别:主要面向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
- 公共卫生类别:主要面向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
- 中医类别:包括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专业。
- 中医(朝医、傣医、壮医、哈萨克医)专业:部分民族医学专业也有相应考试。
- 公共卫生类别(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
- 公共卫生类别(公共卫生管理):部分院校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需具体确认)。
特别提醒: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对于没有全日制医学学历,但通过“师承”或“确有专长”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也有特定的报考路径,但这通常只能报考中医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具体规定请查阅国家卫健委针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专门文件。
总结与流程
如果您是一名全日制大专(或符合条件的中专)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典型路径是:
- 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医学专科学历。
- 工作:在一家合法的医疗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完成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
- 开具证明:由工作单位出具《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 网上报名:在每年的1-3月,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要求提交材料。
- 现场审核:根据所在地考点的要求,携带所有原件和复印件进行现场资格审核。
- 参加实践技能考试:通过审核后,在6-7月参加实践技能考试。
- 参加综合笔试:通过技能考试后,在8-9月参加医学综合笔试。
- 获得证书:通过笔试后,即可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之后才能注册《医师执业证书》。
最重要的一点:由于政策可能会有微调,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永远是国家医学考试网和您所在省份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考试中心的官方通知,在报名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最新的官方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