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全册知识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单元知识结构(按单元划分)
第一单元:万物有灵
- 主题:热爱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 核心课文:
- 《白鹭》(郭沫若)- 赞美白鹭如诗如画的美。
- 《落花生》(许地山)- 借物喻人,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 《桂花雨》(琦君)- 思念故乡,感受童年的乐趣。
- 《珍珠鸟》(冯骥才)-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 语文要素:
- 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关键语句、景物描写等)。
- 学习描写事物的基本方法(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借物喻人)。
-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 要求: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以及为什么成为心爱之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 方法:抓住特点、有序描写、融入情感。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 主题: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
- 核心课文:
- 《搭石》- 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人性美。
- 《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和”与“不和”的故事,突出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说明文,学习比较的说明方法。
- 《冀中的地道战》- 了解抗日战争中人民的智慧。
- 语文要素:
- 提高阅读速度(带着问题读、连词成句读、不回读)。
-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改变顺序、补充细节)。
- 习作:《“漫画”老师》
- 要求:抓住老师的特点(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用具体事例表现老师的性格。
- 方法:选择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
- 主题: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体会其中的美好情感。
- 核心课文:
- 《猎人海力布》-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变成石头的感人故事。
- 《牛郎织女》(一)(二)- 牛郎和织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
- 语文要素:
-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本单元的重点)。
- 感受民间故事中朴素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的愿望。
- 习作:《缩写故事》
- 要求:在不改变原意、保留主要情节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语言把故事写短。
- 方法:保留主干、删减枝叶、概括合并、语言简练。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
- 主题:通过不同年代的人物故事,感受赤子之心。
- 核心课文:
-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激发少年奋发图强。
- 《圆明园的毁灭》- 感受国耻,激发爱国热情。
- 《小岛》- 体现守岛战士热爱祖国、艰苦朴素的精神。
- 语文要素:
-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重点)。
- 学习列提纲,分段表达。
-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 要求: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写一篇想象作文。
- 方法:大胆想象、合理推测、详略得当、表达热爱。
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
- 主题: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 核心课文:
- 《太阳》-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
- 《松鼠》(布封)- 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 语文要素:
-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 学习用说明性语言介绍事物。
-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 要求: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 方法:确定说明对象、搜集资料、运用说明方法、语言准确。
第六单元:父母之爱
- 主题:感受父母深沉的爱,学会感恩。
- 核心课文:
- 《慈母情深》- 梁晓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关爱。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共同促进成长。
- 《学会看病》- 毕淑敏,母亲“狠心”背后的深沉爱意。
- 语文要素:
- 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 习作:《我想对您说》
- 要求:选择父母或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 方法:明确对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注意书信格式。
第七单元:四季之美
- 主题:感受自然景物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
- 核心课文:
-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 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和情感。
- 《四季之美》(清少纳言)- 按时间顺序,抓住四季景物的动态美。
- 《鸟的天堂》(巴金)- 描绘了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儿动态的生机。
- 《月迹》(贾平凹)- 寻找月亮,充满童趣和哲理。
- 语文要素:
-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 习作:《____即景》
- 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景物,写一篇写景作文。
- 方法:按一定顺序、动静结合、融入情感、运用修辞。
第八单元:读书明智
- 主题:读书的益处,读书的方法。
- 核心课文:
- 《古人谈读书》- 学习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 《忆读书》(冰心)- 冰心一生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 《“的书”》(叶文玲)- 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 语文要素:
-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 习作:《推荐一本书》
- 要求: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好书,写清楚推荐理由。
- 方法:介绍书名作者、概括主要内容、重点写推荐理由(内容精彩、给人启发等)。
第二部分:全册核心知识点梳理
汉字与词语
- 易错字音:
- 平翘舌音:
z/c/svs.zh/ch/sh/r(如:栽/摘,操/炒,散/伞) - 前后鼻音:
an/angvs.en/eng(如:看/康,盆/朋) - 多音字:
差、量、泊、禁、冠、强等,需结合语境辨析。
- 平翘舌音:
- 重点词语:
- 四字词语:美中不足、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南海北、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动声色、绝口不提、理所当然、负荆请罪、同心协力、处心积虑、诗情画意、心旷神怡、应接不暇、别出心裁、独出心裁、念念不忘、千篇一律、与众不同、索然无味、浮想联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呕心沥血、滚瓜烂熟、饥肠辘辘、顶天立地、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举世闻名、众星拱月、诗情画意、天南海北、不计其数、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自由自在、相依为命、恋恋不舍、富丽堂皇、一泻千里、烟波浩渺、乐此不疲、美轮美奂、心旷神怡、良辰美景、不计其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索然无味、浮想联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呕心沥血、滚瓜烂熟、饥肠辘辘、顶天立地、众星拱月、不可估量、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举世闻名。
- 近义词/反义词:积累课本中的重点词语。
- 词语理解: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句子
- 句式转换:
- “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 陈述句与反问句转换。
-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引述句转转述句)。
- 修辞手法:
- 比喻:本体、喻体、喻词。
-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情感或动作。
- 排比: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
- 夸张:故意扩大或缩小事物特征。
-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思考。
-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
- 病句修改:
常见病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重复啰嗦、不合逻辑。

- 关联词:
- 并列关系:
既……又……、一边……一边…… - 递进关系:
不但………、不仅……还…… - 转折关系:
虽然………、尽管……还是…… - 因果关系:
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 选择关系:
不是………、要么……要么…… - 假设关系:
…就……、即使……也……
- 并列关系:
标点符号
- 重点掌握:引号(“ ”)的用法(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话题转换、声音延长)、省略号(……)的用法(列举未尽、语言断续、思考停顿)。
日积月累(古诗、名言警句)
- 古诗:
-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己亥杂诗》(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山居秋暝》(王维)
- 《枫桥夜泊》(张继)
- 《长相思》(纳兰性德)
- 名言警句:
- 关于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 关于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关于立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 关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预习:在学习新课前,先看对应单元的导图,了解本单元的主题、重点课文和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做到心中有数。
- 复习:学完一个单元后,看着导图进行回忆和梳理,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所有知识点。
- 考前总复习:在期末考试前,可以快速浏览全导图,特别是“核心知识点梳理”部分,查漏补缺。
- 构建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如修辞手法、关联词)系统地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能帮助五年级的同学更好地学习语文,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