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很多考研同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好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好考的专业,一个专业的“好考”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认为一个专业“好考”,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招生人数多:名额多,意味着竞争基数相对分散,被录取的概率更高。
- 复试分数线低:国家线或院线低,对单科成绩和总分的要求不那么苛刻。
- 报录比低:报考人数少,而招生人数多,竞争压力小。
- 专业课难度适中:考试范围明确,不压分,给分相对“水”(即考生普遍得分较高)。
- 不歧视本科出身: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更看重初试和复试的分数表现。
结合北师大作为顶尖师范院校的特点(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等是其王牌,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寻找相对“好考”的专业:
从学院和专业类型入手(避重就轻策略)
北师大的王牌专业,如教育学部、心理学部、文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等,都是“神仙打架”的地方,分数线极高,报录比惊人,不建议以“好考”为目标的考生轻易尝试。
可以考虑以下几类学院和专业:
非热门的人文社科类专业
这类专业不像教育学、心理学那么“卷”,但依然保持了北师高的学术水准。
- 历史学院:如中国史、世界史,历史学属于传统文科,报考热度远低于教育学,北师大的历史学也非常强,但招生名额相对稳定,分数线通常是国家线或略高,性价比很高。
- 哲学学院: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哲学专业报考人数不多,且对跨考生有一定门槛,竞争相对缓和,复试线通常是国家线。
- 社会学学院:如社会学、人类学,这些专业不是北师大的最顶尖学科,但社会需求稳定,招生人数尚可,分数线一般在国家线附近浮动。
- 艺术与传媒学院:部分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电影学等,可能对本科背景有一定要求,也能自然地筛选掉一部分跨考生,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理工科院系(尤其是一些非王牌工科专业)
北师大虽然是师范强校,但其理工科实力同样不俗,尤其在环境、遥感、系统科学等方面,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同学,这里有一些“宝藏”选择。
- 水科学研究院:如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北师大在水资源和环境领域是全国顶尖的,但这个学院相对小众,不像计算机那么火爆,因此竞争压力小很多,招生名额也比较可观。
- 遥感科学与地理科学学院:如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好,但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编程或地理基础,所以报考人数不会像纯计算机专业那样爆炸,北师大的遥感专业非常强,是性价比之选。
- 系统科学学院:如系统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非常小众但前景广阔的学科,属于交叉学科,竞争压力小,对数学和逻辑能力要求高。
-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如天文学,全国开设天文学的院校本就不多,北师大是其中的佼佼者,专业壁垒极高,报考人数极少,可以说是“神仙打架”的反面——基本是“自己跟自己玩”,只要能进复试,录取概率非常大。
专业型硕士(专硕)
相比于学术型硕士(学硕),专硕通常更偏向实践,招生名额更多,有时分数线也会稍低一些。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硕):虽然文学院的学硕很难,但其汉语国际教育专硕招生人数非常多,是北师大的“招生大户”,虽然近年来也很热门,但相比学硕,机会更大。
- 教育硕士(Ed.M):注意! 这里的教育硕士特指教育学部之外学院开设的专硕。
-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
- 化学学院:学科教学(化学) 这些专业虽然是教育类,但因为分散在不同学院,竞争远没有集中在教育学部的学硕那么激烈,它们是很多想当老师、但觉得教育学部太卷的同学的绝佳选择。
判断“好考”的实操步骤
仅仅知道哪些专业“可能”好考还不够,你需要用数据来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 确定目标学院和专业:从上面的建议中,初步筛选出2-3个你感兴趣且符合自身背景的专业。
- 查询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 看招生人数:去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查找近3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重点关注“拟招生人数”,特别是“拟接收推免生人数”。(统考名额 = 拟招生人数 - 拟接收推免生人数),统考名额个位数的专业,风险极高。
- 看考试科目:确认专业课代码和名称,去查找历年真题,感受一下难度和风格是否适合自己。
- 查询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
- 分数线:去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或各学院官网,查找近3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对比国家线,看该专业的院线高出多少,高出越多,越难考。
- 报录比:这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如果官网不直接公布,可以去一些考研论坛(如王道论坛、知乎考研话题、小红书等)搜索经验贴,或者咨询考上的学长学姐,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大于10:1的,都属于高竞争专业。
- 寻找学长学姐经验:
- 这是最有效的一步,通过QQ群、考研帮、小红书等渠道,找到目标专业的直系学长学姐。
- 问什么?
- “专业课压分吗?给分高吗?”(这决定了你能否在复试中靠专业课分数逆袭)
- “复试公平吗?歧视双非/跨考生吗?”
- “报录比大概多少?感觉竞争压力大吗?”
- “参考书有哪些?复习有什么建议?”
总结与最终建议
综合来看,对于追求“好考”的同学,北师大以下几个方向可以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
最优选(小众且实力强):
- 历史学院的中国史/世界史
-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天文学
- 系统科学学院的系统科学
- 水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业
-
次优选(招生大户或专硕):
- 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硕)
- 各学院的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硕士
- 遥感科学与地理科学学院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避坑指南:
- 教育学部的绝大多数专业(除少数非全日制或特殊项目外)。
- 心理学部的所有专业。
- 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的学术型硕士(学硕)。
- 热门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如果开在计算机学院或人工智能学院,竞争会非常大。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考”的专业不一定适合你,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本科背景、未来职业规划来综合决定,一个你完全不感兴趣、仅仅因为它“好考”而选择的专业,可能会让你在长达一年的备考过程中感到无比痛苦,甚至半途而废。
祝你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