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供水系统

水源
- 地表水
- 河流
- 湖泊
- 水库
- 特点:水量大、易受污染、需处理程度高
- 地下水
- 浅层地下水
- 深层地下水
- 泉水
- 特点:水质较好、相对稳定、开采过度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 其他水源
- 海水淡化
- 再生水(中水回用)
- 雨水收集
- 特点: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重要补充
净水处理
- 预处理
- 格栅:去除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
- 沉砂池:去除砂砾等无机颗粒
- 预氧化:初步杀灭微生物、去除嗅味
- 常规处理
- 混凝: 投加混凝剂(如明矾、聚合氯化铝),使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
- 沉淀: 在沉淀池中,絮凝体依靠重力下沉与水分离。
- 过滤: 通过石英砂、活性炭等滤料,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和杂质。
- 消毒: 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 氯消毒(主流方法:液氯、二氧化氯)
- 紫外线消毒
- 臭氧消毒
- 深度处理
- 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物、嗅味、色度
- 膜过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用于海水淡化或高品质供水)
- 除氟、除铁、除锰等特殊处理
输配水系统
- 输水系统
- 任务: 将处理好的水从水厂输送到城市管网。
- 方式:
- 压力管道:通过泵站加压,长距离输送。
- 渠道/暗渠:适用于重力流,成本较低但易污染。
- 配水系统
- 任务: 将水输送到最终用户。
- 组成:
- 管网:
- 管材:钢管、球墨铸铁管、PE管、PVC管等。
- 布置形式:环状网(可靠性高)、枝状网(成本较低)。
- 泵站:
- 一级泵站(取水泵站)
- 二级泵站(送水泵站)
- 加压泵站(高地或远端区域)
- 调节构筑物:
- 水塔:调节水量、稳定压力。
- 清水池/高位水池:储存水量、调节供需平衡。
- 附属设施:
- 阀门(控制水流)
- 消火栓(消防用水)
- 水表(计量用水量)
- 管网:
用户终端
- 居民生活用水
饮用、烹饪、洗漱、清洁等。
- 工业生产用水
原料、产品处理、冷却、锅炉等。
- 公共服务用水
学校、医院、办公楼、商业等。
- 消防用水
保障城市消防安全。
运营与管理
- 水质监测
- 监测点: 水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源地。
- 监测指标: 浑浊度、余氯、pH值、菌落总数、重金属等。
- 目的: 确保供水安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水量管理
- 需求预测: 预测不同时段的用水量。
- 调度: 通过泵站和阀门调节,实现供需平衡。
- 漏损控制:
- 检漏:听漏仪、相关分析、DMA分区计量。
- 修复:及时更换老旧管道和漏损阀门。
- 设施维护
- 泵站维护: 定期检修水泵、电机。
- 管道维护: 清洗、防腐、防垢。
- 构筑物维护: 清水池、水塔的清洁和检修。
- 应急响应
- 预案: 制定针对水源污染、管网爆裂、自然灾害等的应急预案。
- 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响应能力。
- 物资储备: 储备应急供水设备(如送水车、发电机)。
智慧水务
- 物联网感知层
智能水表、压力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流量计。
- 网络传输层
5G、NB-IoT、光纤等,实现数据实时上传。
- 数据平台层
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存储和分析海量水务数据。
- 应用层
- 智慧调度: 基于AI的精准调度,节能降耗。
- 漏损分析: 通过大数据模型精准定位漏点。
- 水质预警: 实时监控,提前预警水质异常。
- 客户服务: 远程抄表、线上缴费、用水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