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火了,你家娃会做吗?

第一部分:观察力与规律发现

能帮助孩子学会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并预测结果。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火了,你家娃会做吗?-图1

找规律,画图形 ** 观察下面的图形,问号处应该画什么图形?

解析: 这道题的规律是“圆圈”和“三角形”交替出现,前面是“圆、三角、圆、三角、圆”,所以下一个应该是“三角形”。 答案:

找规律,填数字 ** 观察下面的数字,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2, 4, 6, 8, (  ), 12

解析: 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并且每次都增加2,8 + 2 = 10。 答案: 10

找不同 ** 下面哪一组物品与其他三组不属于同一类?

A. 苹果、香蕉、梨、西瓜 B. 铅笔、橡皮、尺子、书包 C. T恤、裤子、外套、毛衣 D. 猫、狗、兔子、金鱼

解析: 这道题考验的是分类和归纳能力。

  • A组都是水果。
  • C组都是衣服。
  • D组都是动物。
  • B组中,铅笔、橡皮、尺子都是学习用品,而书包是装这些用品的容器,所以书包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 答案: B

第二部分:逻辑推理与简单应用

能让孩子学会根据已知信息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判断。

谁最重? ** 小猫、小狗、小兔子一起称体重,已知:

  • 小狗比小猫重。
  • 小兔子比小狗轻。 请问:谁最重?

解析: 我们可以用“>”来表示“比……重”。

  • 根据“小狗比小猫重”,可以写成:小狗 > 小猫
  • 根据“小兔子比小狗轻”,可以写成:小狗 > 小兔子 把这两个关系合在一起,小狗 > 小猫小狗 > 小兔子,小狗是最重的。 答案: 小狗最重。

猜一猜 ** 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前”,一个叫“后”,他们最喜欢玩捉迷藏,总是躲在我身上,请问他们是谁?

解析: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谜语,根据“前”和“后”这两个提示,以及“躲在我身上”这个动作,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身体部位。 答案: 谜底是“左脚”和“右脚”(或“左手”和“右手”)。

简单排队问题 ** 从前往后排成一队,小明的左边是小红,小明的右边是小刚,请问队伍最前面的是谁?

解析: 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图来帮助理解: 小红 -> 小明 -> 小刚问的是“从前往后”,所以队伍的顺序就是:小红、小明、小刚,最前面的是小红。 答案: 小红。


第三部分:空间想象力与图形认知

能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图形的构成和变换。

数一数 ** 下图有多少个正方形?

解析: 对于一年级孩子,直接数可能会漏掉,可以引导他们分类数:

  • 最小的正方形(由1个小格子组成):有4个。
  • 最大的正方形(由4个小格子组成):有1个。 总共是 4 + 1 = 5 个。 答案: 5个。

拼一拼 ** 下面的图形是由哪两个图形拼成的?(可以多选)

  /\
 /  \
/____\

A. △ (三角形) B. □ (正方形) C. ○ (圆形) D. ┐ (L形)

解析: 这是一个等腰梯形,它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看作是D选项的L形旋转180度后拼合)拼成的,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A)减去一个三角形,对于一年级,最直观的理解是两个三角形拼成,如果选项中有两个一样的L形,那也是正确的,这里我们选择最简单的答案。 答案: 可以看作是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如果选项中有“直角三角形”,就选它,如果只有L形,也可以理解。


第四部分:趣味计算与生活应用

将数学计算融入生活场景,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鸡兔同笼(简化版) **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条腿,请问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

解析: 这道题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有点难,可以用“假设法”来引导,用画图的方式解决。

  • 画图法

    1. 先画出8个头(○)。
    2. 给每个头都画上2条腿(像鸡一样)。 (总共 8 × 2 = 16 条腿)
    3. 数一数,现在有16条腿,但题目要求22条腿,还差 22 - 16 = 6 条腿。
    4. 我们需要把一些鸡的腿换成兔的腿,每换一只,腿就增加 4 - 2 = 2 条。
    5. 要增加6条腿,就需要换 6 ÷ 2 = 3 只。
    6. 有3只兔,剩下的 8 - 3 = 5 只就是鸡。
  • 抬腿法(更直观)

    1. 让笼子里所有的动物都抬起两只脚。
    2. 鸡因为只有两只脚,所以倒下了。
    3. 兔子还有两只脚站着。
    4. 站着的脚的数量就是兔子的数量,22 - 8×2 = 6 条脚站着,所以有 6 ÷ 2 = 3 只兔子。
    5. 鸡的数量就是 8 - 3 = 5 只。

答案: 5只鸡,3只兔子。

购物问题 ** 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3元,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付给售货员1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钱?

解析:

  1. 先算一共花了多少钱:2(铅笔)+ 3(橡皮)= 5(元)。
  2. 再算应该找回多少钱:10(付的钱)- 5(花的钱)= 5(元)。 答案: 应该找回5元钱。

给家长的建议

  1. 鼓励为主,兴趣为先: 不要过分追求答案的对错,重点是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多问“你是怎么想的?”,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2. 化繁为简,善用工具: 对于抽象的题目,可以像上面一样,用画图、摆实物(比如用棋子、积木代替)等方式,让孩子把问题具体化。
  3. 联系生活,寓教于乐: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玩一些思维游戏,猜谜语”、“玩扑克牌(比大小、接龙)”、“走迷宫”等,都是很好的训练。
  4. 保持耐心,允许犯错: 孩子在思考时可能会卡壳或出错,这是正常的学习过程,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直接告诉答案更有价值。 能对您和您的孩子有所帮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