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形象思维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表象)为基本单元来进行思考、联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不是抽象的概念或逻辑符号,而是通过我们头脑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来进行的。

形象思维究竟是什么?-图1

形象思维是人类,尤其是儿童和艺术家,最常用、最自然的思维方式之一。


形象思维的核心特点

  1. 形象性

    思考的材料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如物体的样子、声音、颜色、气味等,想到“苹果”,你脑中浮现的是一个红色的、圆形的、有光泽的苹果形象,而不是“水果”这个抽象概念。

  2. 直观性

    思考过程像是在头脑中“放电影”,直接呈现事物的形态和变化,逻辑推理相对较少,建筑师在设计时,会在脑中构建出大楼的立体模型。

  3. 概括性与创造性

    形象思维并非简单复制现实,它可以通过对众多具体形象的加工、重组,创造出全新的形象,作家笔下的“龙”就是结合了蛇、鹰、鱼等多种动物形象创造出来的。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将它与抽象思维进行对比:

特征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思维材料 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画面、声音) 抽象的概念、符号、数字、公式
思考方式 联想、想象、类比 分析、推理、判断、逻辑
典型使用者 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儿童 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律师
例子 画家构思一幅山水画的构图。 数学家用公式 E=mc² 描述质能关系。

重要提示: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工作的,最高级的创造性活动往往需要二者的结合,一位工程师(抽象思维)在设计汽车时,需要不断在脑中“看到”它的外形、内部结构(形象思维),并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的作用

  • 艺术创作: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的核心。
  • 科学发明:许多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都曾提到,他们在进行重大理论突破时,是先通过“思想实验”这种形象思维来构建模型,然后再用数学和逻辑去验证的。
  • 日常学习与生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如历史事件的想象)、记忆事物(联想记忆法)、解决问题(头脑风暴)和进行人际交往(换位思考)。

形象思维就是“用画面思考”的能力,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与抽象思维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思维体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