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定势如何禁锢你的思考?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 或 Mental Se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后续问题解决时的趋向性

思维定势如何禁锢你的思考?-图1

思维定势就是人们习惯于用一种固定的思路、方法和程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它像是我们大脑中预设的“默认设置”或“思维捷径”。


思维定势的核心特征

  1. 惯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会不自觉地重复使用。
  2. 稳定性:它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3. 潜在性:它在我们意识之外运作,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它导致错误或效率低下。
  4. 两面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思维定势的“双刃剑”效应

积极作用

思维定势在很多时候是我们高效学习和工作的“好帮手”。

  • 提高效率:对于常规、重复性的问题,思维定势让我们能够快速调用已有的经验和解决方案,无需“重新发明轮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在遇到常规路况时,会不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驾驶反应。
  • 促进技能形成:在学习新技能的初期,我们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形成固定的操作流程和思维模式,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定势,学习弹钢琴,一开始需要刻意记忆指法,熟练后就会形成“肌肉记忆”和思维定势。
  • 提供认知框架:它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参考系,让我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能够快速分类和处理。

消极作用

当面对新问题、复杂问题或需要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的牢笼”。

  • 阻碍创新和创造力:这是思维定势最大的弊端,它会限制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在固定的框架内打转,难以跳出“盒子”思考,著名的“九点问题”就是典型例子。
  • 导致错误决策:当旧的经验不再适用于新情况时,固守思维定势就会导致判断失误,用管理传统制造业的方法去管理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往往会失败。
  • 形成偏见和歧视:基于过去形成的刻板印象(一种特殊的思维定势)来评判新接触的人或事,容易产生偏见。“认为某个地区的人都有某种性格特点”。
  • 降低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需要灵活变通的难题时,思维定势会让人“一条道走到黑”,找不到新的突破口。

思维定势的经典例子

九点问题

这是展示思维定势最著名的实验之一。

任务:请用最多四条直线,一笔将下图中的九个点全部连接起来,不能重复,也不能断开。

思维定势的陷阱:绝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认为,直线不能超出九个点所构成的正方形边界,这个“线不能画出框”的假设,就是一个强大的思维定势,一旦打破这个定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下图)。

功能固着

这是思维定势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们只看到物品的常见功能,而忽略了它的其他潜在用途。

例子:给你一些图钉、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要求将蜡烛固定在垂直的木板上,很多人会直接尝试用图钉把蜡烛钉在木板上,但这很困难,思维定势让他们只想到“图钉是用来钉东西的”,如果打破固着,想到图钉盒也可以作为平台,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先把图钉盒钉在木板上,再把蜡烛立在盒子上。

电梯维修员的故事

一个电梯总是出故障,维修员来了之后,在电梯按钮面板上画了一个巨大的“1”字,电梯果然好了,原来,人们习惯性地按所有按钮,导致电梯超载,维修员画的“1”字,暗示“只能按一楼”,人们就不再乱按了,这个故事说明,有时候改变人的行为模式(思维定势),比改变机器本身更有效


如何打破和克服思维定势?

意识到思维定势的存在是第一步,克服它则需要有意识的练习。

  1. 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对未知事物保持兴趣,乐于接受新观点和新方法,不轻易否定任何可能性。
  2. 主动挑战“理所当然”:在思考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是这样?”“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把最显而易见的假设拿出来审视。
  3. 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和知识:跨界学习是打破思维定势的绝佳方式,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交流,能为你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发。
  4. 进行“反向思考”或“批判性思维”:尝试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如果目标是“提高效率”,反向思考就是“如何才能降低效率?”,这可能会让你发现流程中隐藏的、被忽视的环节。
  5. 刻意练习“发散性思维”:使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工具,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然后再进行筛选和评估。
  6. 定期“清空大脑”:暂时放下正在思考的问题,去做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如散步、运动、听音乐),让大脑从固有的思维路径中跳脱出来,有时“灵光一闪”就在此时出现。

思维定势是人类大脑为了适应复杂环境而演化出的一种高效机制,它既有功不可没的积极面,也有束缚创造力的消极面,一个真正聪明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没有思维定势,而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并在需要时主动地、有意识地打破它,从而在常规和创新之间自由切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