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补习班

“思维补习班” 开学典礼

校长致辞:

思维补习班-图1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思维补习班”,我们不讲“是什么”,我们重点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知识会过时,但正确的思维模式能让你在任何时代都游刃有余,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从“被动接收信息”的容器,变成“主动创造价值”的引擎。


课程大纲

我们将分阶段、由浅入深地,为你升级你的思维系统。

第一学期:基础思维工具箱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最核心、最实用的思维模型,它们是你思考问题的“瑞士军刀”。

第一性原理

  • 学习目标: 摆脱类比和经验的束缚,回归事物本质进行思考,实现颠覆式创新。
  • 核心思想: 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追问“这个结论是基于哪些前提?这些前提本身还成立吗?”,直到找到不可再分、不证自明的公理。
  • 生活案例:
    • 错误思考(类比思维): “别人做电动汽车,我也做。”
    • 第一性原理思考: “汽车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是安全、快速地从A点到B点。‘电池组’只是实现这个需求的一种方式,我能不能用更轻、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来制造电池?或者,有没有其他方式满足‘移动’这个需求?” —— 这就是马斯克造火箭的思路。
  • 课后练习: 选择一个你习以为常的事物(大学文凭”、“上班打卡”、“买奶茶”),用第一性原理分析它,看看能否找到一种全新的、更优的解决方案。

金字塔原理

  • 学习目标: 建立清晰、有逻辑的表达和写作结构,让你的观点“秒懂”。
  • 核心思想: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任何复杂的思考,都可以归纳为“中心思想 -> 支撑论点 -> 论据”的金字塔结构。
  • 生活案例:
    • 混乱表达: “我今天上班好累,因为地铁太挤了,而且老板又给我派了个新任务,中午食堂的饭也不好吃,感觉同事今天心情也不太好……”
    • 金字塔表达: “我今天的工作效率很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外部环境差,地铁拥挤导致我迟到,精神不佳;第二,内部任务重,老板的新任务打乱了我的原有计划;第三,个人状态不佳,午饭不合胃口,也受到了同事情绪的负面影响(支撑论点)。”
  • 课后练习: 用30秒时间,向一个完全不了解你专业的人解释你的专业或工作,尝试使用“结论先行”的结构。

逆向思维

  • 学习目标: 当你正面思考陷入僵局时,学会“反过来想”,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 核心思想: 如果我想得到A,那么首先要避免哪些会导致“非A”的事情?与其思考“如何成功”,不如先思考“如何才能失败”,然后避开这些坑。
  • 生活案例:
    • 正面思考: “我怎样才能拥有幸福的一生?”(这个问题太大了)
    • 逆向思考(查理·芒格): “我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一生痛苦?” 答案可能是:嫉妒、怨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言而无信、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只要避免这些,幸福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 课后练习: 设定一个目标(如“一个月内减重5公斤”),先列出10种“绝对会失败”的方法,然后制定计划时,确保自己不踩这些坑。

第二学期:进阶思维模型

掌握了基础工具,现在我们学习更高级的思维框架,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系统思考

  • 学习目标: 看到事物之间的连接和动态,理解“为什么问题会反复出现”,找到根本解。
  • 核心思想: 不要孤立地看待事件,而要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要素、连接、反馈回路),关注“存量”和“流量”,识别“增强回路”(马太效应)和“调节回路”(自我修正)。
  • 生活案例:
    • 线性思考: “我最近总是熬夜,好困。” -> “那我明天早点睡。”(结果晚上因为焦虑睡不着,恶性循环)
    • 系统思考: 分析“熬夜”这个系统,有一个“增强回路”:工作压力大 -> 熬夜赶工 -> 第二天精神差 -> 工作效率更低 -> 压力更大,要打破这个循环,关键不是“早睡”,而是找到压力的源头,或者提升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减少“熬夜赶工”的需求。
  • 课后练习: 观察一个你熟悉的社会现象(如“内卷”),尝试画出它的因果回路图,找到其中的关键节点和反馈回路。

第二、三、四序思维

  • 学习目标: 做决策时,不只看眼前,更要预见长远和更广泛的后果。
  • 核心思想:
    • 第一序思维(直接后果): “下雨了,地面会湿。”
    • 第二序思维(后续后果): “地面湿了,会变得泥泞,行人容易滑倒,衣服会脏。”
    • 第三、四序思维(更深远的影响): “有人滑倒受伤了,可能会去医院,产生医疗费用;衣服脏了,需要干洗,增加了开销;大家出门会变得小心翼翼,影响心情和效率。”
  • 生活案例:
    • 第一序决策: “冲动消费,买下这件昂贵的奢侈品,感觉很爽。”
    • 高阶决策思考: “这会花掉我半个月的积蓄(第二序),导致我下个月的生活拮据(第三序),可能需要向朋友借钱,影响人际关系(第四序),并且让我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长期来看不利于财富积累(第五序)。”
  • 课后练习: 做一个重要决定前(如换工作、投资),在纸上写下至少5个层级的可能后果。

概率思维

  • 学习目标: 理解世界是不确定的,用概率代替“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 核心思想: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概率,而不是100%或0%,我们应该追求“期望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一结果的最优”,拥抱不确定性,学会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下注。
  • 生活案例:
    • 错误思维: “这个项目有50%失败的可能,太 risky 了,我不敢做。”
    • 概率思维: “这个项目有50%的概率失败,损失10万;但有50%的概率成功,收益100万,它的期望值是 (0.5 -10万) + (0.5 100万) = 45万,只要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允许,这就是一个好赌注。”
  • 课后练习: 评估你日常生活中的几个选择(如“今天是否带伞”),用概率和期望值来分析。

第三学期:思维心性修炼

工具再好,也需要正确的“心性”来驾驭,这个学期,我们修炼思维的底层品质。

批判性思维

  • 学习目标: 不轻信、不盲从,对信息和观点进行主动的、审慎的评估。
  • 核心技能: 区分“事实”与“观点”;识别逻辑谬误(如人身攻击、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追问信源的可靠性。
  • 生活案例:
    • 信息: “专家说,每天吃XXX能长寿。”
    • 批判性思考: “这位专家的背景是什么?他有没有利益相关?‘专家’是一个群体还是个人?‘长寿’是如何定义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什么样的研究?样本量有多大?相关性等于因果性吗?”
  • 课后练习: 刷到一条让你情绪激动的新闻或短视频,先暂停,尝试用以上三个问题去“解构”它。

成长型思维

  • 学习目标: 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提升的,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
  • 核心思想: 固定型思维认为“我的能力是天生的”,遇到失败会逃避;成长型思维认为“我的能力是可塑的”,遇到失败会复盘和学习。
  • 生活案例:
    • 固定型思维: “我就是学不会数学,天生没这个脑子。” -> 放弃。
    • 成长型思维: “我现在数学不好,说明我还没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练习得还不够,我需要分析错题,请教老师,多花点时间。” -> 迎接挑战。
  • 课后练习: 当你下一次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有意识地把内心的声音从“我做不到”换成“我没做到,我该怎么做才能做到?”

毕业寄语

亲爱的同学,

“思维补习班”的课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请记住,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你离开教室之后。

请将这些工具内化成你的本能,在每一次决策、每一次阅读、每一次交谈中,有意识地调用它们,思维就像肌肉,越练越强。

愿你拥有清醒的头脑,看透事物的本质;愿你拥有坚韧的内心,从容应对不确定性;愿你拥有创造性的思维,为自己和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

祝你,思维升级,人生开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