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模型课,如何构建高效思维模型?

第一部分:什么是思维模型?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定义: 思维模型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简化心智框架或概念工具,它就像是你大脑中的“App”或“工具箱”,当你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时,可以调用不同的“工具”来高效地分析和解决。

思维模型课,如何构建高效思维模型?-图1

核心价值:

  • 提升决策质量: 避免情绪化和直觉的偏见,用理性的框架进行思考。
  • 看透问题本质: 将复杂问题简化,抓住核心矛盾,避免在细节中迷失。
  • 建立多元视角: 一个模型只能解释一个侧面,多个模型组合使用,才能获得更全面、更接近现实的认知。
  • 实现终身学习: 掌握了“如何思考”的方法,比记住任何具体知识都更重要,查理·芒格曾说:“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核心思想: 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是这门课的灵魂,他认为,你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并且把它们像格栅一样交织在一起,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他推崇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比如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学、经济学等。


第二部分:思维模型课程的核心内容模块

一门优质的思维模型课程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思维模型入门

  • 什么是思维模型? (定义、价值、来源)
  •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解决认知盲区、提升决策能力)
  • 查理·芒格与“多元思维模型”简介
  • 如何像“瑞士军刀”一样使用思维模型?

核心思维模型详解(按学科/领域划分)

这是课程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覆盖来自不同学科的经典模型。

数学与统计学模型

  • 复利效应: 理解事物(知识、财富、关系)指数级增长的力量。
  • 概率论与贝叶斯定理: 如何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根据新证据更新自己的信念。
  • 规模效应: 为什么小公司能做的事,大公司做不了?反之亦然。
  •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做决策时,多考虑“下一个单位”的成本和收益。

物理学与系统科学模型

  • 惯性定律: 无论是物体还是组织,维持现状的阻力都很大。
  • 临界点与相变: 系统如何从一个状态突然跃迁到另一个状态(如流行病爆发、市场崩溃)。
  • 反馈回路:
    • 正反馈(增强回路): 越来越强(如病毒传播、富者愈富)。
    • 负反馈(平衡回路): 自我调节(如空调恒温、生物种群数量)。
  • 能力圈: 清晰地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生物学与进化论模型

  • 进化论(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是最强者,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者。
  • 生态位: 在一个系统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 冗余备份: 为了对抗不确定性,必须有备份计划(如物种多样性、数据备份)。

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模型

  • 认知偏误:
    • 确认偏误: 只看自己想看的信息。
    • 锚定效应: 被初始信息影响判断。
    • 可得性偏误: 容易被生动、近期的信息影响。
    • 损失厌恶: 对损失的痛苦感远大于获得同等收益的快乐感。
  • 双系统理论 (System 1 & System 2): 快速、直觉的思考 vs. 慢速、理性的思考。
  • 马斯洛需求层次: 理解人类行为的底层动机。
  • 沉没成本谬误: 因为已经投入了,所以不敢放弃,导致继续投入更多。

经济学模型

  • 机会成本: 做出一个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 供需关系: 理解价格和市场波动的根本。
  • 博弈论: 在互动决策中,如何做出最优选择(如囚徒困境、智猪博弈)。
  •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二手车市场)。

思维模型的组合与应用

  • 如何构建你的“思维模型格栅”?
  • 案例分析: 运用多个模型分析真实世界的问题(如投资决策、职业选择、企业管理、社会现象)。
  • 决策清单: 在做重要决策前,用思维模型清单进行核对,避免遗漏关键因素。
  • 日常训练方法: 如何将思维模型融入日常思考,形成习惯。

第三部分:如何选择一门好的思维模型课程?

  1. 看理论深度: 课程是否只讲概念,还是深入讲解了模型背后的原理和来源?
  2. 看实践性: 是否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练习和工具(如决策清单)?能否学完就用?
  3. 看系统性: 课程是否覆盖了多个学科,而不是只局限于心理学或经济学?
  4. 看讲师背景: 讲师是否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实战经验?
  5. 看社群与反馈: 是否有学习社群可以交流讨论?能否获得反馈?

第四部分:推荐的学习资源(线上课程与书籍)

A. 系统性线上课程

  1. 《多元思维模型》 - 得到App(王烁主讲)

    • 特点: 国内非常经典的入门课程,系统性强,覆盖了芒格推荐的多个重要模型,结合了大量中国本土案例,非常适合初学者。
    • 适合人群: 所有希望系统学习思维模型的中文用户。
  2. 《思维模型30讲》 - 樊登读书App(何帆主讲)

    • 特点: 何帆老师作为经济学家,视角独特,善于将复杂的模型讲得通俗易懂,并强调其现实应用。
    • 适合人群: 对经济学视角和现实应用更感兴趣的读者。
  3. Farnam Street (fs.blog) - 查理·芒格的博客和课程

    • 特点: 这是“思维模型”领域的权威网站,由热爱芒格思想的Shane Parrish创建,内容质量极高,深度和广度都堪称一流,虽然主要是英文内容,但可以通过翻译工具学习,它也有付费课程。
    • 适合人群: 有一定英文基础,追求深度和原汁原味的用户。

B. 必读经典书籍

这是学习思维模型最核心、最根本的途径,课程是对书籍的解读和补充。

  1. 《穷查理宝典》 - 查理·芒格

    • 必读! 思维模型的“圣经”,这本书收录了芒格的演讲和文章,直接阐述了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大量模型,直接读原著,感受芒格的智慧。
  2. 《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 必读! 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认知偏误,是理解“系统1”和“系统2”的最佳读物。
  3. 《穷查理的普通常识》 - Tren Griffin

    一本很好的“导读”和“索引”书籍,作者整理了芒格提到的上百个思维模型,并解释了它们的应用,可以作为《穷查理宝典》的补充。

  4. 《模型思考者》 - Scott E. Page

    更偏向学术和理论,但非常系统地介绍了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如果你想深入理解“为什么模型有效”,这本书是绝佳选择。

  5. 《影响力》 - 罗伯特·西奥迪尼

    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介绍了六大影响力原则,可以看作是关于“说服”和“顺从”的思维模型集合。


第五部分:如何自学思维模型?

如果你不想报课,可以遵循以下路径:

  1. 从《穷查理宝典》开始: 先通读一遍,对思维模型有个整体概念。
  2. 建立你的模型库: 准备一个笔记(Notion, Obsidian等),记录你学到的每个模型,记录内容包括:模型名称、核心概念、来源学科、应用场景、一个生活案例
  3. 主题式学习: 不要贪多,这个月专攻“认知偏误”,下个月专攻“系统思维”,每个主题找1-2本经典书籍来读。
  4. 刻意练习:
    • 写分析文章: 用学到的模型分析新闻、电影、历史事件或你工作中的问题。
    • 日常决策: 在做消费、投资等决策时,问自己:“这里可以用到什么模型?”(如机会成本、边际效用)。
    • 与人讨论: 把你学到的模型分享给朋友,在讨论中巩固和深化理解。
  5. 定期回顾: 每周或每月回顾你的模型库,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尝试将它们组合起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思维模型课的本质,是教你如何更聪明地思考,它不是一套标准答案,而是一套强大的思维工具箱,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知道”多少模型,而是为了在面对复杂世界时,能够调用最合适的工具,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个资源,迈出你的第一步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