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

章主要涵盖函数概念、定义域值域、函数表示法、函数单调性奇偶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思维导图-图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函数的概念

  1. 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A,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2.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 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相同的对应关系(即相同的函数值),那么这两个函数就是相等函数。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

  1. 解析式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函数关系,如y = 2x + 1,优点是简洁明了,便于计算和研究函数性质;缺点是有些函数难以用解析式准确表达。
  2. 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表格来表示函数,某商店销售某种商品,其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 |销售量(件)|1|2|3|4|5| |---|---|---|---|---|---| |价格(元)|10|9.5|9|8.5|8| 优点是直观,能直接看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缺点是不能完整展示所有情况,且不便于分析函数性质。
  3. 图象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x的取值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描出点并连线形成函数图象,如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优点是形象直观,能直观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缺点是不够精确,难以准确获取具体数值。

(三)函数的性质

  1. 单调性
    •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D,如果对于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₁、x₂,当x₁<x₂时,都有f(x₁)<f(x₂)(或f(x₁)>f(x₂)),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如果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这个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
    • 判断方法:可以通过定义法,即比较f(x₁)与f(x₂)的大小;也可以利用导数来判断,若f'(x)>0在区间内恒成立,则函数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增,若f'(x)<0在区间内恒成立,则函数在该区间上单调递减。
  2. 奇偶性
    • 定义:设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 = -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 = 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如果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就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 判断方法: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直接为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再计算f(-x),看其与-f(x)或f(x)是否相等,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3. 最值:在函数定义域内,如果存在一个实数M,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M(或f(x)≥M),那么M就叫做函数f(x)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有:①利用函数的单调性;②利用配方法(适用于二次函数等);③利用不等式(如基本不等式等);④利用导数等。

指数函数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1. 定义:一般地,函数y = aˣ(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2. 底数a的意义:当a>1时,指数函数是一个增函数;当0<a<1时,指数函数是一个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图象特点:指数函数y = aˣ的图象恒过定点(0,1),且在底数a>1时,图象从左到右逐渐上升;在0<a<1时,图象从左到右逐渐下降。
  2. 性质
    • 值域: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
    • 单调性:如上述,a>1时,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0<a<1时,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
    • 特殊值:a⁰ = 1(a>0,且a≠1)。

(三)指数函数的应用

  1. 指数增长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如人口增长、细菌繁殖等现象可以用指数函数y = aˣ(a>1)来描述,某种细菌在理想条件下,每经过一个周期数量会翻倍,假设初始数量为N₀,经过t个周期后的数量N可以表示为N = N₀×2ᵗ。
  2. 指数衰减模型: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等可以用指数函数y = aˣ(0<a<1)来描述,某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为T,经过时间t后剩余质量m与初始质量m₀的关系为m = m₀×(1/2)^(t/T)。

对数函数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 定义:一般地,函数y = logₐ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0,+∞)。
  2. 对数的定义:如果aˣ = 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 = logₐN。

(二)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图象特点:对数函数y = logₐx的图象恒过定点(1,0),且在底数a>1时,图象从左到右逐渐上升;在0<a<1时,图象从左到右逐渐下降。
  2. 性质
    • 值域:对数函数的值域为R。
    • 单调性:a>1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0<a<1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 特殊值:logₐ1 = 0(a>0,且a≠1)。

(三)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1. 互为反函数:指数函数y = aˣ和对数函数y = logₐx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 = x对称。
  2. 转换关系:根据反函数的定义,若y = aˣ,则x = logₐy;若y = logₐx,则x = aʸ。

幂函数

(一)幂函数的概念

  1. 定义:一般地,函数y = xᵃ(a为常数)叫做幂函数,幂函数的定义域取决于指数a的值,当a为正整数时,定义域为R;当a为负整数时,定义域为{x|x≠0};当a为分数时,需要根据分数的情况确定定义域。

(二)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图象特点:幂函数的图象形状多样,取决于指数a的值,当a = 1时,y = 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当a = 2时,y = x²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a = -1时,y = x⁻¹的图象是双曲线等。
  2. 性质
    • 单调性:当a>0时,幂函数在(0,+∞)上的单调性取决于a的大小,如a>1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0<a<1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当a<0时,幂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
    • 奇偶性:当a为偶数时,幂函数是偶函数;当a为奇数时,幂函数是奇函数。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解答: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主要依据以下几点:函数的形式必须是y = aˣ(a>0,且a≠1),这是指数函数的基本形式;自变量x必须在指数位置,且底数a是一个正常数且不等于1,函数y = 3ˣ是指数函数,而函数y = x³就不是指数函数,因为它不符合指数函数的形式,又如,函数y = (-2)ˣ不是指数函数,因为底数a必须大于0,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确定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

问题2: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不同?

解答: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增长或衰减模型方面,指数函数常用于描述数量呈指数增长或衰减的情况,如人口增长、细菌繁殖(增长模型)以及放射性物质衰变(衰减模型)等,在这些情况下,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是以指数形式呈现的,而对数函数则更多地用于处理一些与对数运算相关的问题,比如在计算复利、测量声音强度(分贝)、pH值计算等场景中,在计算复利时,通过对数运算可以方便地计算出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本息和;在测量声音强度时,由于声音强度与声压级的对数成正比,所以用对数函数来描述这种关系;在pH值计算中,也是利用对数函数来表示溶液酸碱度与氢离子浓度的关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