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班需贴合幼儿特点,设计生动游戏与互动环节。
《奇妙的色彩之旅》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色彩,如红、黄、蓝、绿、紫等,并准确说出其名称。
-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色彩,如“红色像苹果”“蓝色像大海”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 能够尝试用不同色彩的画笔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初步掌握涂鸦和填色的技巧。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让幼儿感知色彩的差异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在游戏和绘画活动中,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 鼓励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色彩探索任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对美的欣赏和感受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色彩并准确命名。
- 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特点,学会用简单词语描述。
- 指导幼儿掌握简单绘画技巧,进行色彩创作。
- 教学难点
- 让幼儿理解不同色彩混合后会产生新的色彩变化(如红 + 蓝 = 紫)。
- 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色彩组合和作品。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准备
- 色彩卡片:制作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常见色彩的卡片,卡片上标注色彩名称。
- 彩色画笔:每个幼儿一套包含多种色彩的画笔,包括水彩笔、油画棒等。
- 绘画纸:足够数量的绘画纸,供幼儿绘画创作使用。
- 调色盘:若干个调色盘,用于色彩混合实验。
-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片、动画视频,如彩虹、水果、花朵、动物等,展示不同色彩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与色彩相关的实物,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气球、绿色的叶子等,用于直观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 播放一段充满各种色彩的动画视频,如《彩虹宝宝》片段,视频中有彩虹、彩色的花朵、可爱的动物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刚才的视频里有好多漂亮的颜色,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呀?”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看到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奇妙的色彩之旅。
-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各种色彩小球的神秘盒子,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藏着好多色彩小精灵,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请出来吧。”然后逐个从盒子里拿出色彩小球,展示给幼儿,并让幼儿说出小球的颜色,同时将相应的色彩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再次认识这些常见色彩,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二)认识色彩(10 分钟)
- 色彩卡片大识别
- 教师逐一拿起黑板上的色彩卡片,高举起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颜色呀?”引导幼儿大声说出色彩的名称,如“红色”“黄色”等,每个颜色重复问答几次,加深幼儿对色彩名称的记忆。
-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闭上眼睛,教师从卡片中拿走一张,让幼儿睁开眼睛后猜猜哪张卡片不见了,猜对的幼儿给予小贴纸奖励,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 色彩与实物配对
- 教师将准备好的红色苹果、黄色香蕉、蓝色气球、绿色叶子等实物道具放在桌子上,然后将色彩卡片打乱放在旁边,对幼儿说:“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些颜色卡片放到和它们一样颜色的实物旁边,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
- 让幼儿分组上台操作,将色彩卡片与对应实物配对,教师在旁边指导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真棒,把红色卡片和红苹果放在一起了,红色和苹果一样红红的。”通过这种实物与色彩卡片配对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色彩与生活中物体的联系,加深对色彩的感知。
(三)色彩混合小实验(10 分钟)
- 教师演示
- 教师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分别挤在调色盘的不同区域,然后拿起画笔,先在调色盘里蘸取红色颜料,再蘸取蓝色颜料,让两种颜色在调色盘里混合,边混合边说:“红色和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呢?”调色盘里出现了紫色,教师兴奋地说:“哇,变成了紫色,原来红色加蓝色等于紫色呀。”
-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演示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让幼儿仔细观察色彩混合的过程和结果,感受色彩变化的神奇。
- 幼儿操作
- 给每个小组发放调色盘、画笔和红、黄、蓝颜料,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色彩混合实验,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料不要混得太多,观察色彩变化,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如“我发现黄色和蓝色加起来变成了绿色,像小草一样。”
- 实验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强化幼儿对色彩混合概念的理解,为后续绘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打下基础。
(四)绘画创作(15 分钟)
- 启发想象
-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各种绘画作品,如彩色的房屋、美丽的花园、奇幻的城堡等,引导幼儿观察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提问:“小朋友们,这些画漂亮吗?你们看,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变得多么生动呀,那如果让你们来画一幅画,你们想画什么呢?可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
-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说说自己的绘画想法,如“我想画一个大大的太阳,用红色画太阳,黄色画光芒”“我要画一片蓝色的大海,里面有彩色的小鱼”等,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 幼儿绘画
- 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和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在旁边观察,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混合技巧,大胆涂色,不要局限于一种颜色,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 对于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如“你想画的树很棒呀,那我们可以用绿色画树叶,用棕色画树干,这样树就更像了,如果你想让树更特别,还可以用黄色画一些花瓣在树上哦。”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5 分钟)
-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拿到前面展示,放在展示架上,然后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如“我画的是我和我的一家人在公园里玩耍,我用绿色画了草地,用红色画了妈妈的衣服,用蓝色画了天空……”
-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如“我喜欢这幅画,因为他用的颜色很漂亮,太阳是红红的,云朵是白白的,像一个真实的天空。”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认可,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颜色呀?”“红色加蓝色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在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用颜色呀?”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大胆创作的幼儿,同时也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教师说:“色彩的世界很奇妙,还有很多颜色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下次我们再一起玩色彩游戏吧。”
教学延伸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绘画材料,如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继续进行色彩创作,如制作彩色剪纸、粘贴画等,进一步加深对色彩的运用和理解。
- 开展“寻找生活中的色彩”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户外或家里寻找不同颜色的物体,并用照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回到幼儿园后与其他小朋友分享,拓宽幼儿对色彩的认知视野,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注意事项
- 在色彩混合实验中,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让颜料沾到衣服和皮肤上,如不小心沾到,及时用清水清洗。
- 绘画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和状态,避免幼儿因过于追求完美而产生焦虑情绪,鼓励幼儿享受绘画过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展示幼儿作品时,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创作成果,给予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不比较作品的好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FAQs
问题 1:幼儿在色彩混合实验中总是失败,调不出想要的颜色怎么办? 答:教师要再次耐心示范色彩混合的正确方法和比例,强调颜料不能太多或太少,鼓励幼儿多尝试几次,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技巧,告诉幼儿失败没关系,这是学习的过程,每一次尝试都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耐心。
问题 2:有些幼儿不敢用鲜艳的颜色画画,只喜欢用单一颜色怎么办? 答: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不敢用鲜艳颜色的原因,可能是害怕画错或者对鲜艳颜色不熟悉,教师通过讲述一些用鲜艳颜色绘画的美丽故事或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优秀作品,激发幼儿对鲜艳颜色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特意引导这些幼儿使用鲜艳颜色,从简单的小面积涂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