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耐久跑说课稿》围绕趣味与耐久跑结合展开,阐述教学目标
趣味耐久跑说课稿
教学理念
秉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耐久跑的技能与知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耐久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基础性项目,对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具有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为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材特点
耐久跑技术相对简单,但对身体机能和意志力要求较高,其动作主要包括合理的呼吸节奏、稳定的跑步姿势以及步伐与频率的协调配合,传统耐久跑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具体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单调乏味的运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耐力较差,但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基于此,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兼顾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原理,包括正确呼吸方法(如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合理的步伐与频率控制,以及跑步过程中的体力分配原则;掌握耐久跑的起跑、途中跑和冲刺技术,提高耐力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趣味练习和比赛活动,如接力耐久跑、小组追逐跑等,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 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呼吸方法与节奏,确保在跑步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减少疲劳感。
- 学会合理控制跑步步伐与频率,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提高跑步效率。
(二)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在耐久跑过程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现象,坚持完成较长距离的跑步任务。
-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分配体力,避免盲目加速或减速,实现匀速慢跑或稍快跑。
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运动情境,如“耐力大冒险”“校园寻宝跑”等,将耐久跑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情境中积极参与运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游戏竞赛法:组织各种耐久跑相关的游戏和比赛,如小组接力耐久跑、个人限时耐力挑战赛等,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巩固耐久跑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 讲解示范法:在教学过程中,对耐久跑的技术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准确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结合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资源,多方位展示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和优秀运动员的示范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成员相互观察、纠正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共同制定小组耐久跑策略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异,将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分层设置,对于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提高跑步距离、速度或增加难度要求;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降低难度标准,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体验到进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 分钟)
课堂常规
-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 分钟)
慢跑热身
- 围绕操场或指定区域进行慢跑,速度适中,队伍整齐,时间为 3 分钟,在慢跑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调整呼吸节奏,感受跑步时的身体状态,为后续的耐久跑教学做好身体准备。
关节活动操
-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头部、肩部、扩胸、体转、腹背、弓步压腿、手腕踝关节等关节活动操,每个动作做 4×8 拍,通过关节活动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运动损伤,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专项准备活动
- 原地高抬腿跑:学生分组进行原地高抬腿跑练习,每组 30 秒,共进行 3 组,要求大腿尽量抬高,频率快速,脚尖勾起,双手自然摆动,通过原地高抬腿跑,提高学生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跑步频率控制能力。
- 原地踮脚尖:学生双脚并拢,进行原地踮脚尖练习,每组 30 秒,共进行 3 组,在踮脚尖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身体平衡,腹部收紧,感受小腿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该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脚踝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为耐久跑中的稳定跑步姿势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25 分钟)
导入与情境创设(3 分钟)
-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长时间行走或者跑步,比如去公园游玩、爬山等,但是如果我们的耐力不够,走一会儿或者跑一会儿就累了,怎么办呀?”引导学生思考耐力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趣味耐久跑。
- 教师创设“耐力大冒险”的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开启一场耐力大冒险之旅,在我们的冒险途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耐久跑方法,并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到达终点,成为耐力小勇士!”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
讲解示范耐久跑技术(5 分钟)
- 呼吸方法
-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耐久跑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呼吸不当,会让我们很快就感到疲劳,甚至出现岔气等不舒服的情况,大家知道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 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像这样(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当我们迈出三步的时候,轻轻地呼气,再迈出三步的时候,慢慢地吸气,呼吸要均匀、深沉,用鼻子和嘴巴同时呼吸,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跑步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 步伐与频率控制
- 教师提问:“除了呼吸方法,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关注跑步的步伐与频率。
- 教师讲解并示范:“在耐久跑中,我们要控制好步伐的大小和频率,步伐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腿长来调整,保持自然、舒适,频率要相对稳定,不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就像这样(教师在操场上慢速跑步示范),手臂自然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配合。”
- 起跑、途中跑和冲刺技术
- 教师分别讲解耐久跑的起跑、途中跑和冲刺技术要点:“起跑时,我们要站在起跑线后,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听到口令后迅速出发,途中跑时,要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眼睛平视前方,不要低头或者东张西望,冲刺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全力冲过终点线。”
-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上来配合,进行起跑、途中跑和冲刺的完整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耐久跑过程的技术动作。
趣味耐久跑练习(12 分钟)
- 接力耐久跑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同学站成一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同学们,我们现在要进行接力耐久跑比赛,每组第一位同学听到口令后出发,绕操场跑完规定距离(如一圈或两圈)后,返回起点与第二位同学击掌,第二位同学出发,依次类推,最后哪组先完成所有同学的接力且总时间最短,哪组就获胜。”
-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交接棒技巧和跑步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规范,教师在旁边为学生加油助威,及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 小组追逐跑
- 重新调整小组分组,每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尽量使各小组学生实力相当。
- 教师介绍小组追逐跑的规则:“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组追逐跑游戏,每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听到口令后同时出发,在跑步过程中,各小组同学要尽力追赶前面的小组,同时又要避免被后面的小组追上,如果哪个小组的同学被后面小组的同学全部超过,那么该小组就被淘汰,我们要看看哪个小组能够坚持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
- 教师在操场上划定追逐跑的路线范围,确保学生在安全区域内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竞争,发扬团队精神,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距离,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体能分配与意志品质培养(5 分钟)
- 在学生完成趣味耐久跑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集合,进行体能分配与意志品质培养的教学。
-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耐久跑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很累的时候?那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耐久跑中的感受和体会。
- 教师归纳并讲解:“在耐久跑中,我们会遇到一个‘极点’现象,就是在跑到一定距离后,会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不想继续跑下去,这时候,就是我们考验自己意志品质的时候了,我们要学会合理分配体力,在跑步开始时不要冲得太快,保持匀速慢跑,保存一定的体力,当遇到‘极点’时,不要慌张,放慢速度,调整呼吸,坚持下去,过了这个难关,我们就会感觉轻松很多,我们在心里要给自己加油鼓劲,告诉自己一定行,不能放弃。”
- 教师通过讲述一些体育明星克服困难、坚持训练的故事,如王军霞、孙英杰等长跑名将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强勇敢,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结束部分(5 分钟)
放松活动
-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放松、瑜伽放松姿势等。
- 深呼吸放松:学生站立,双脚与肩同宽,闭上眼睛,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重复进行 5 6 次深呼吸。
- 瑜伽放松姿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瑜伽放松动作,如站立前屈、下犬式、坐姿扭转等,每个动作保持 15 30 秒,帮助学生拉伸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缓解肌肉疲劳,放松身心。
课堂小结
- 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评价:“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趣味耐久跑的学习与练习,大家都非常努力和认真,在接力耐久跑和小组追逐跑游戏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呼吸方法,并且在体能分配和意志品质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一些同学在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希望在今后的练习中能够更加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 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小奖品(如运动手环、毛巾等)或给予口头表扬,激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布置作业
-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趣味耐久跑,回家后大家可以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进行耐久跑练习,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每次跑步距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要注意跑步前做好热身活动,跑步后做好放松活动,下节课我们将对大家的课外练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
宣布下课
-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教学场地与器材
- 场地:学校操场或田径场。
- 器材:接力棒若干、秒表、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口令)、标志物(如圆锥体)等。
预计运动强度与密度
-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预计学生平均心率在 130 150 次/分钟之间。
- 运动密度:约 40% 50%,包括学生的练习时间、互动时间、教师讲解示范时间等。
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呼吸方法,提高耐力跑能力;学生在趣味练习和比赛活动中能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激发对耐久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在团队合作和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得到有效培养,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FAQs
问题 1:如何在耐久跑过程中避免受伤?
答:在耐久跑前,一定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操、动态拉伸等,让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关节分泌滑液,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选择合适的跑步装备也很重要,要穿舒适的运动鞋和适合运动的服装,在跑步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势,身体微微前倾,头部正直,手臂自然摆动,步伐适中且稳定,避免过度跨步和膝盖内扣等错误动作,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速度,不要突然加速或过度疲劳奔跑,如果在跑步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检查和处理,平时要加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的训练,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
问题 2: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有哪些特别的教学方法或建议?
答: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但不要过于强迫,在接力耐久跑游戏中,可以让他们担任小组的第一棒或最后一棒,减少他们的跑步距离和压力;在小组追逐跑中,为他们所在小组安排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增加他们获胜的机会和信心,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从较低强度的耐力训练开始,逐步增加训练量和难度,可以多安排一些趣味性强、强度较小的辅助练习,如跳绳、踢毽子、原地踏步等,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