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六年级思维训练题

用比例解行程,单位换算要精准;图形分割找规律,逻辑推理步步明,多练变式拓思路,举一

《六年级思维训练题:探索数学的奥秘》

六年级思维训练题-图1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六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更能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思维训练题,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呈现一些典型的六年级思维训练题,并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同学们提升思维水平。

数字规律类

(一)例题展示

观察下面一列数:1, 3, 7, 15, 31, …,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 |序号|数值| |----|----| |1|1| |2|3| |3|7| |4|15| |5|31|

(二)思路分析

我们先来看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值:3 1 = 2;7 3 = 4;15 7 = 8;31 15 = 16,可以发现这些差值分别是2, 4, 8, 16,呈现出后一个差值是前一个差值的两倍的规律,那么下一个差值应该是16×2 = 32,所以下一个数就是31 + 32 = 63。

另一种方法是观察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关系,比如3 = 1×2 + 1;7 = 3×2 + 1;15 = 7×2 + 1;31 = 15×2 + 1,即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那个数乘以2再加1,按照这个规律,下一个数就是31×2 + 1 = 63。

(三)归纳归纳

对于数字规律类的题目,常见的方法有作差法(计算相邻数的差值寻找规律)、倍数关系法(观察相邻数之间的倍数联系)等,在做这类题目时,要多尝试不同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几何图形类

(一)例题展示

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是宽的3倍,现在要将这个花坛改造成一个正方形的花坛,且保持面积不变,如果原来长方形花坛的宽为x米,那么改造后的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多少?(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已知条件|求解目标| |----|----| |长方形长是宽的3倍,宽为x米;改造前后面积相等|正方形边长|

(二)解题步骤

  1. 计算长方形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S = ab(其中a为长,b为宽),已知宽为x米,长是宽的3倍,则长为3x米,所以长方形面积S₁ = x×3x = 3x²。
  2. 设正方形边长并建立等式:设改造后的正方形边长为y米,因为改造前后面积不变,所以正方形面积S₂ = y²,又因为S₁ = S₂,即3x² = y²。
  3. 求解正方形边长:对等式两边开平方可得y = √(3x²) = x√3。

(三)拓展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场地的形状转换都会涉及到类似的面积守恒问题,把一块不规则的土地规划成规则形状的区域时,就需要运用到这种思想,这也体现了数学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逻辑推理类

(一)例题展示

甲、乙、丙三人分别从事医生、教师、工程师三种职业中的一种,已知以下信息:

  1. 甲不是工程师;
  2. 乙不是医生;
  3. 丙既不从事教师职业也不从事工程师职业。 请判断他们各自从事什么职业? |人物|排除的职业|可能的职业|最终确定的职业| |----|----|----|----| |甲|工程师|医生、教师|?| |乙|医生|教师、工程师|?| |丙|教师、工程师|医生|?|

(二)推理过程

  1. 从确定性最强的信息入手:由条件3可知,丙只能从事医生职业。
  2. 结合其他条件进一步推导:因为丙是医生,再根据条件2“乙不是医生”,所以乙只能是教师或工程师;又因为条件1“甲不是工程师”,而丙已经是医生了,所以甲只能是教师,那么乙就只能是工程师了。

(三)上文归纳得出

甲从事教师职业,乙从事工程师职业,丙从事医生职业。

(四)方法归纳

逻辑推理题关键在于找到突破口,通常是那些限制条件较多或者比较明确的信息,然后逐步排除不可能的情况,缩小范围,最终得出上文归纳,可以用表格等方式辅助整理信息,使思路更加清晰。

应用实践类

(一)例题展示

某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比原计划多50个,照这样计算,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情况|实际情况|对比差异| |----|----|----| |每天产量200个
时间15天|每天产量(200 + 50)个
时间未知|求提前天数|

(二)解答过程

  1. 计算总任务量:原计划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那么总任务量就是200×15 = 3000个。
  2. 计算实际每天产量: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50个,所以实际每天生产200 + 50 = 250个。
  3. 计算实际所需时间:用总任务量除以实际每天产量,得到实际需要的时间是3000÷250 = 12天。
  4. 计算提前天数:原计划15天,实际用了12天,所以提前了15 12 = 3天。

(三)现实意义

这类应用实践类的题目让我们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在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合理安排生产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离不开对数量关系的准确计算和分析。

相关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一

在数字规律类的那道题中,如果继续往后写三个数,它们分别是什么? 解答:按照前面得出的规律,下一个数是63,再往后依次是63×2 + 1 = 127;127×2 + 1 = 255;255×2 + 1 = 511,所以继续往后写的三个数分别是127、255、511。

(二)问题二

在几何图形类的题目中,若将条件改为“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比宽多5米”,其他条件不变,该如何求解改造后的正方形花坛的边长?(仍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其中x为原长方形的宽) 解答

  1. 计算长方形面积:此时长方形的长为(x + 5)米,宽为x米,所以面积S₁ = x(x + 5) = x² + 5x。
  2. 设正方形边长并建立等式:设改造后的正方形边长为y米,则正方形面积S₂ = y²,因为面积不变,所以x² + 5x = y²。
  3. 求解正方形边长:对等式两边开平方可得y = √(x² + 5x)。

通过对这些思维训练题的研究和解答,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