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解析

在解答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时,我们需要结合时政背景和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对部分真题的详细回答:
常识判断部分
1、“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选项B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选项C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十八大提出的,正确答案是D。

2、“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这体现了法治政府建设中哪项要求?
A.职能科学 B.守法诚信
C.执法严明 D.权责法定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所有的权力、义务、责任来源都要有法定依据,这体现了权责法定的原则。
3、关于我国农业国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大牧区的简称为新、藏、青、蒙和陇
B.南北方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别是甘蔗和甜菜
C.“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是最大的商品粮产区
D.红壤是一种粘性酸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答案:C
解析:“湖广熟,天下足”指的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而不是江汉平原。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4、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答案:A
解析:“覆水难收”对应的是沉没成本,而非机会成本。
5、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
A.军事∶白起、李靖 B.经济∶桑弘羊、郦道元
C.天文∶张衡、郭守敬 D.艺术∶吴道子、顾恺之
答案:B
解析:郦道元是地理学家,不是经济学家。
数量关系部分
6、某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检测结果显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颗粒浓度严重超标,PM颗粒浓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尚在正常范围,如果你是城市决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
①整改郊区水泥厂 ②整改郊区造纸厂
③市区车辆限号行驶 ④改善郊区植被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水泥厂产生的粉尘较多,对PM颗粒浓度影响较大,而造纸厂的影响相对较小;限号行驶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但效果不如直接整改污染源;改善植被环境可以长期改善空气质量,但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判断推理部分
7、京沪铁路没有经过下列哪一名胜所在省份( )
A.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B.蓬莱阁风景区
C.承德避暑山庄 D.黄山风景区
答案:C
解析:京沪铁路经过江西省、山东省和安徽省,而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
资料分析部分
8、根据合理的城市规划,图中①处最适合建( )
A.化工厂 B.钢铁厂
C.造纸厂 D.自来水厂
答案:D
解析:自来水厂需要清洁的水源,通常建在河流上游或水源地附近,以确保水质安全。
综合分析部分
9、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 )
A.辛亥革命发生时,希腊人在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
B.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国大学生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
C.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
D.越战期间,美国人在家里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
答案:C
解析:选项A中的世界杯足球赛首次举办于1930年,不可能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选项B中的半导体收音机发明于20世纪中叶,不可能在五四运动时期出现;选项D中的家用计算机普及于20世纪末,不可能在越战期间出现,只有选项C中的彩色电影在冷战时期已经普及。
通过对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题目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储备,还考察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政敏感度,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应试能力。
小编有话说:备考公务员考试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最终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