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首师大附中)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校始建于1914年,由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创办,始命名为“正志中学”,经过多次更名和变迁,于1992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是关于首师大附中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情况

1、办学性质:公立中学
2、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3、现任领导:沈杰(校长兼党委书记)
4、校训:自觉,勤奋,求实,创新
5、校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
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33号(本部)
二、历史沿革
- 1914年,由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创办,始命名为“正志中学”。
- 1920年,改名为“私立成达中学”。

- 1923年,改名为“私立成达高级初级中学”。
- 1952年,与“上义中学”合并,改称“北京市立第三十八中学”。
- 1954年,更名为“北京市第四十二中学”。
- 1958年,归属北京师范学院,定名为“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1978年,成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
- 1992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02年,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示范性高中。
三、办学规模
校区分布:首师大附中形成了以总校为核心,辐射门头沟、海淀、大兴、昌平、通州、房山的“六区十校”格局,具体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本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校区、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等。

学生人数:截至2018年7月,学校约有初中班级40个,初中生2100人;高中在校生约1400人。
四、师资力量
- 截至2016年,学校有教职工282人,其中高级职称99人、中级职称7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专任教师215人,包括特级教师1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4人。
五、课程体系
- 学校形成了“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四修”课程体系。
- 开设了机器人设计课程、物理、数学、化学精修课程,以及阅读课、瑜伽选修课、天文选修课、外语口语选修课、模拟飞行选修课、嗵叭鼓选修课等多种选修课程。
六、校园设施
- 截至2011年2月,学校拥有数字化物理实验室、数字化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机器人活动室、广播级录课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画室、心理活动室、通用技术教室、自动巡星天文台、科技馆、科技活动室、各式体育馆、室内篮球馆(两个)、校史展览馆、地质展览馆、生物标本室、学生阅览室、可容纳170人的小型活动室、可容纳350人的中型报告厅、可容纳700人的大型报告厅等硬件设施。
- 校内图书馆藏书十几万册,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和查询。
七、办学成果
- 学生成绩优异,多次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16年中考中,首师大附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并连续三年蝉联海淀区中考第一的位置。
- 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开设了多种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八、小升初招生方式
- 登记入学:面向海淀全区招生。
- 派位入学:覆盖多个学区和小学。
九、问答FAQs
问:首师大附中的教学特色是什么?
答:首师大附中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学校形成了“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四修”课程体系,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多种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问:如何进入首师大附中学习?
答:进入首师大附中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登记入学方式面向海淀全区招生;二是通过派位入学方式覆盖多个学区和小学,家长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学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首师大附中是一所重点中学,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有机会被录取。
十、小编有话说
首师大附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卓越的教学成果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所优秀的中学来度过你的学习生涯,那么首师大附中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