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真题及答案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等,以下是结合时政对部分题目进行的详细解答和分析:

1、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
题目: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 B. ③①④②
- C. ③④①②
- D. ①③④②
答案:D(①③④②)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中国党史的了解,特别是党风建设的历程,选项中的四个论断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党风建设的重点和创新点,正确答案为D,即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一排列顺序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作风建设的重视和创新。

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题目: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
- 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
- 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
- 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常识的了解,选项B中的“质量会有所增加”是不正确的,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但质量保持不变,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
3、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
题目: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
- 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
- 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 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国家主权和国防地理知识的掌握,选项A中的“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是不正确的,因为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属性,不是由任何外部机构赋予的,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
4、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
题目: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⑤④①③②
- B. ⑤①③②④
- C. ⑤③①②④
- D. ③①⑤④②
答案:C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会经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演进过程,选项C中的排列顺序符合这一规律,即⑤农产品加工业→③服装业→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④信息产业。
5、可能发生的历史情形
题目: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 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
- 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 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选项A中的“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是可能发生的历史情形,因为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他选项中的情形在历史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6、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
题目: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
- 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
- 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法学理念的理解,选项A中的“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体现了法治原则中的权力法定思想,即政府的权力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才能行使,其他选项中的对应关系并不准确。
7、《人民日报》评论的替代名言
题目:《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
- 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 D. 自由只服从法律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自由与法律关系的理解和名言的运用能力,选项D中的“自由只服从法律”准确地表达了《人民日报》评论的意思,即自由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
8、俗语的哲学道理
题目:俗语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 C. 水大漫不过船
- D. 有理不在声高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哲学道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选项B中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与俗语“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都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其他选项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与俗语的哲学道理不完全吻合。
9、古代诗词中未使用典故的作品
题目: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
-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B.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D.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典故的了解,选项A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的名句,没有使用典故,而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伦深厚情谊的赞美,其他选项中的作品都使用了典故。
10、节日诗句的正确排列顺序
题目: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