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在职研究生在哪个网报考?2024年报考入口及流程详解

在职研究生报考主要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进行,这是教育部指定的唯一官方报名平台,涵盖全国各类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具体报考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在职研究生在哪个网报考?2024年报考入口及流程详解-图1

在职研究生主要类型及报考渠道

在职研究生目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申硕,两者的报名途径和要求存在差异,但均需通过研招网完成核心环节。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招生政策,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统考”),毕业后获得双证(硕士毕业证+学位证)。
报考流程

  • 网上报名:每年9-10月登录研招网填写报名信息,选择“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并按要求上传照片、学历学位证书等材料。
  •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1月初进行,需核对信息、采集照片和指纹,确认后方可参加考试。
  • 初试:12月底进行,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政治、外语)和专业课,管理类联考(如MBA、MPA)需考管理类综合能力和外语。
  • 复试:次年3-4月由招生院校组织,包括笔试和面试,重点考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先参加课程学习,后期通过申硕考试可获得硕士学位证(无毕业证)。
报考流程

  • 课程班报名:全年可通过院校官网或研招网查询招生信息,提交报名材料审核后入学。
  • 申硕报名:每年3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简称“学位网”,https://www.chinadegrees.cn/)进行报名,5月参加全国统一申硕考试(科目为外语和学科综合)。

研招网报名关键步骤详解

注册与登录

首次报名需在研招网实名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学历等),并设置密码,注册后需完善学籍学历信息,系统会自动核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核验不通过的需手动上传认证报告。

填写报名信息

  • 报考单位:选择招生院校及专业,需确认该校该专业是否招收非全日制学生。
  • 报考点:选择考试地点,一般要求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就近选择,需提供相关证明(如工作单位盖章的证明)。
  • 专项计划:符合“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条件的需选择相应计划。
  • 报名信息表:生成后需仔细核对,一旦提交不可修改,可下载保存用于后续确认和复试。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 时间:通常为11月上旬,具体时间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通知为准。
  • 材料准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认证报告、报名号等,部分省份还需缴纳报名费。
  • 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下载《报名登记表》并签字;未通过需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

打印准考证

初试前10天左右,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A4纸),需妥善保管,考试时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

注意事项

  1. 信息真实性:报名信息需真实有效,学历造假将取消考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学籍。
  2. 报名时间节点: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分为预报名(9月,应届生可参与)和正式报名(10月),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填报;同等学力申硕报名仅在学位网开放。
  3. 专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部分专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需满足工作年限要求(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等),报名时需注意条件匹配。
  4. 缴费:报名费通过研招网支付,未缴费视为报名无效,费用因地区和院校不同,一般为100-200元。

在职研究生报考信息对比表

项目 非全日制研究生 同等学力申硕
报名平台 研招网(统考报名) 院校官网(课程班报名)、学位网(申硕报名)
报名时间 统考:9-10月;申硕:3月 课程班:全年;申硕:3月
考试科目 初试(政治、外语、专业课)、复试(笔试+面试) 申硕考试(外语+学科综合)
毕业证书 双证(毕业证+学位证) 单证(学位证)
学制 2-3年 课程班1.5-2年,申硕考试通过后1年左右
适合人群 需要学历提升、职业转型者 基础薄弱、想快速获取学位者

相关问答FAQs

Q1:在职研究生报名时,工作证明需要哪些材料?
A1: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如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点,需提供单位盖章的《在职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同意书》或近3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具体要求以报考点通知为准),部分院校复试阶段也可能要求提交工作证明,建议提前准备。

Q2: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是否意味着无需任何考试?
A2:否,同等学力申硕采取“免试入学”政策,指课程学习阶段无需考试,但申请硕士学位时需参加全国统一的申硕考试(每年5月),且需通过院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包括题库考试和论文答辩),全部通过后方可获得学位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