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安大教育学专业具体是在哪个学院招生和授课?

安徽大学的教育学专业主要隶属于安徽大学教育学院,该学院是安徽大学直属的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教育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本科、硕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多个研究方向,同时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安大教育学专业具体是在哪个学院招生和授课?-图1

在学科建设方面,教育学院注重教育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聚焦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大学治理与政策分析等领域,依托安徽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平台优势,产出了多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则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与安徽省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基地;教育技术学方向紧跟数字化教育发展趋势,致力于智能教育环境构建、在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支持师生开展教学实验与技术开发。

师资队伍是教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85%,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教师团队中有多人在全国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和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教学指导,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人才培养上,教育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开设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同时开设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等选修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践环节安排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等,确保学生累计不少于18周的教育实践经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科研项目竞赛等,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研究生阶段注重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强调理论创新和科研能力训练,要求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则突出实践导向,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联合指导),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还积极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短期访学等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高校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学院与安徽省教育厅、各地市教育局及中小学保持密切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

为了更好地展示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特色,现将主要专业及核心课程列表如下:

专业名称 培养层次 核心课程 培养方向
教育学 本科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基础教育师资、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多媒体课件开发 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在线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育学(学术型硕士) 硕士 教育哲学专题、教育研究方法前沿、课程与教学论专题、高等教育管理专题 教育理论研究、高校教学与管理、教育政策分析与咨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硕士 学科教学论、教育案例分析、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实践研究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教学研究者

相关问答FAQs:

  1. 问:安徽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有哪些?
    答:安徽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教师(需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机构的研发与管理人员(如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出版单位)、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培训岗位,以及继续攻读教育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多数学生选择在安徽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机构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2. 问:安徽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是否接受跨专业考生报考?
    答:接受,安徽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欢迎跨专业考生报考,对于学术型硕士,学院注重考生的科研潜力和学术兴趣,跨专业考生如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或对教育学领域有较强的研究意愿,在复试中可展现自身优势;对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更看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认同感,鼓励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跨专业考生报考,学院会在复试环节设置针对性的考核内容,帮助考生弥补专业基础差距,并提供导师指导和学习资源支持,助力跨专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