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海大哪个专业外国人多?留学申请选专业看这几点?

在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这所拥有深厚海洋学科底蕴和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双一流”高校中,外国留学生的身影活跃在多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既包括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涵盖新兴交叉学科,共同构成了海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学科特点、留学生规模及培养模式来看,外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专业,具体分布及特点如下:

海大哪个专业外国人多?留学申请选专业看这几点?-图1

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传统优势学科的国际化聚集地

作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重镇,海大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外国留学生最集中的领域之一,这得益于学校在海洋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相关学科的前沿性。

  • 海洋科学:该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涵盖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地质海洋学等方向,海大拥有“海洋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探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埃及)以及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许多留学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或校际合作项目(如与挪威卑尔根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合作)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多聚焦于海洋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极地海洋等全球性议题。
  • 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优势专业,该专业在海洋装备设计、海洋工程结构、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实力雄厚,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该专业吸引了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如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的留学生,他们多关注港口与海岸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向,旨在回国后参与本国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 海洋技术:聚焦海洋观测、海洋遥感、水下探测等技术,与海洋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交叉紧密,该专业的留学生多来自俄罗斯、韩国等海洋技术强国,部分学生参与海大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合作的“北极联合科考”项目,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农学与水产类:依托学科特色的国际化培养

海大的水产学科是全国顶尖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A+),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也具有鲜明特色,这些专业因其实用性和行业需求,成为外国留学生的重要选择。

  • 水产养殖学:该专业历史悠久,在海水养殖、水产动物育种、水产病害防治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留学生主要来自东南亚(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非洲国家(如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解决本国渔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越南留学生常聚焦于对虾养殖技术优化,非洲留学生则多关注淡水鱼类的规模化养殖。
  • 食品科学与工程:依托学校海洋资源优势,该专业在海洋食品加工、水产品安全、功能性食品研发等方面特色突出,部分来自中东(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的留学生选择该专业,研究清真海洋食品的开发;而欧洲学生则对海洋功能性成分提取、海鲜保鲜技术等方向更感兴趣。

经济管理与法学类:面向全球化的交叉学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海大的经济管理与法学类专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这些专业注重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多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该专业依托青岛的区位优势(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开设“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商务谈判”等全英文课程,留学生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学生通过参与“青岛港实习”“跨国企业案例分析”等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全球经济规则。
  • 法学(国际法):海大法学院设有“国际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中心”“极地与海洋法研究所”,研究方向涵盖海洋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商事仲裁等,该专业的留学生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新加坡、肯尼亚),他们关注国际海洋争端解决、跨境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等,部分学生参与海大主办的“国际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提升法律实践能力。

语言文学与教育类: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海大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是外国留学生的“入门选择”,许多留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再转入其他专业深造。

  • 汉语国际教育:该专业为留学生提供系统的汉语语言教学和中国文化课程,学生来源广泛,包括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语言生和非学历生,学校还设有“国际学生中文辩论赛”“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营”等活动,帮助留学生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 英语(翻译方向):部分来自英语国家的留学生选择该专业,学习汉英翻译、跨文化交际等课程,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中国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如参与国际海洋会议的同声传译、海洋科技文献的翻译等。

理工交叉类:新兴学科的国际化探索

近年来,海大在理工交叉学科领域快速发展,部分新兴专业也吸引了少量外国留学生,这些专业多聚焦前沿科技与海洋应用的结合。

  • 海洋资源与环境:该专业融合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管理,关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向,部分来自欧洲(如德国、瑞典)的留学生选择该专业,参与海大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合作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项目。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海洋大数据方向):随着海洋信息化的发展,该专业培养海洋数据采集、分析与可视化人才,少数来自印度、新加坡的留学生关注海洋大数据在气候变化预测、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部分学生参与“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数据处理项目。

外国留学生专业分布及特点概览

为更直观展示海大外国留学生主要专业的分布情况,以下表格总结了核心专业、留学生来源国/地区、研究方向及培养特点:

专业类别 核心专业 主要来源国/地区 研究方向示例 培养特点
海洋科学与工程类 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挪威、美国 海洋气候变化、极地海洋、海洋装备设计 依托国家级实验室,参与国际科考
农学与水产类 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东南亚、非洲、中东 海水养殖技术、海洋食品开发、清真食品 实践导向,注重技术本土化应用
经济管理与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 “一带一路”沿线、欧美 国际商务、海洋争端解决、自贸区政策 双语/全英文教学,结合区域实践
语言文学与教育类 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翻译 全球50余国(韩、美、日等为主) 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海洋文献翻译 文化体验与语言学习并重
理工交叉类 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大数据 欧洲、印度、新加坡 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大数据分析 前沿交叉,参与国际科研项目

相关问答FAQs

Q1: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海洋科学专业,需要具备哪些语言能力?
A:外国留学生申请海洋科学专业需满足语言要求:本科阶段要求HSK(汉语水平考试)四级及以上成绩(部分全英文授课项目可接受雅思6.0或托福80分);硕士/博士阶段要求HSK五级及以上(全英文项目需雅思6.5或托福90分),同时部分导师会要求提供英文写作或科研能力证明(如发表过海洋领域英文论文),入学后,学校针对留学生开设“科技汉语”“专业术语”等课程,帮助其适应专业学习。

Q2:海大是否有针对外国留学的奖学金?哪些专业更容易获得奖学金?
A:海大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山东省政府奖学金、海大国际学生奖学金(如“卓越奖学金”、“友谊奖学金”)等,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传统优势专业因学校资源倾斜和国际合作项目较多,留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概率相对较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申请硕士/博士研究生(尤其是有科研背景的学生)在奖学金评选中更具优势,具体申请条件可参考海大国际教育学院官网每年发布的《国际学生招生简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