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北大2023年实际录取多少人?各省计划与最终数据差异大吗?

要回答“北大总共录取了多少人啊”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北大”的具体指代范围,因为通常大家所说的“北大”可能包含不同办学层次和类型的招生单元,从广义来看,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高等学府,其录取数据主要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不同招生类别(如普通高考、强基计划、保送生、艺术类、体育类、港澳台侨生、留学生等),以下将结合近年公开数据,分层次和类别详细说明。

北大2023年实际录取多少人?各省计划与最终数据差异大吗?-图1

本科层次录取情况

本科是招生规模最大的层次,也是公众最关注的部分,近年来,北京大学本科招生总人数稳定在4000-4500人左右,具体因招生政策和类型调整略有浮动,以2023年为例,北京大学校本部(含医学部)本科录取情况如下:

招生类别 录取人数(约) 说明
普通高考(统招) 2000人 含全国普通批次,覆盖各省文理/选科考生,具体名额因省份、政策不同而异。
强基计划 900人 面向基础学科,通过校测录取,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
保送生 200人 包括外语类保送生(如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及其他优秀保送生。
艺术类 100人 含美术、音乐、书法等专业,需通过专业校考及高考文化课考试。
体育类 50人 含田径、篮球、武术等项目,要求达到运动等级标准并通过校测。
港澳台侨生 150人 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及华侨、华人留学生,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录取。
第二学士学位 100人 面向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教育补充招生,近年逐步减少。

:以上数据为校本部与医学部总和,其中医学部本科招生约800人(含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校本部(不含医学部)本科招生约3200-3500人,北京大学还通过“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方式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招生,每年约录取500-600人,已包含在普通高考或强基计划总人数中。

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研究生教育是北大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招生规模远超本科,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近年数据:

  • 硕士研究生:每年录取约8000-10000人,涵盖学术型硕士(如理学、工学、人文社科等)和专业型硕士(如MBA、MPA、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硕士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超过60%,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趋势。
  • 博士研究生:每年录取约2000-2500人,以“申请-考核制”为主,重点支持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研究生总计:每年硕士、博士合计录取约10000-12500人,具体人数因学科布局、科研经费、导师招生名额等因素波动。

其他类型招生

除常规学历教育外,北京大学还通过以下形式招生,但规模较小:

  • 留学生:包括学历生(本科、硕士、博士)和非学历生(如语言进修、短期交流),每年约3000-4000人,其中学历生约1500人。
  • 继续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每年招生约2000人,但属于非学历或继续教育范畴,不纳入常规“录取”统计。

北大“总录取人数”的界定

若将“北大”定义为北京大学校本部及医学部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则近年每年总录取人数约为15000-17000人

  • 本科:4000-4500人
  • 硕士:8000-10000人
  • 博士:2000-2500人

若包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非全日制或非学历教育,总人数可达20000人以上,但需注意区分“学历录取”与“各类招生”的概念差异。


相关问答FAQs

Q1: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分开招生吗?录取人数如何计算?
A1: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是北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时独立代码,与校本部分开投档和录取,在统计“北大总录取人数”时,医学部的本科、硕士、博士招生通常包含在内,2023年北大校本部本科录取约3200人,医学部本科录取约800人,合计本科约4000人;研究生层面同理,医学部每年硕士、博士招生约3000人,与校本部合并统计为全校研究生总录取人数。

Q2:为什么不同年份北大录取人数有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A2:北大录取人数波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招生政策调整,如强基计划扩招、部分省份高考改革(“3+1+2”模式)导致分省名额变化;二是学科发展需求,如新兴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碳中和)增设可能增加硕士、博士招生名额,而传统学科可能适度缩减;三是国家战略导向,如“强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政策倾斜,会影响特定类别招生规模,医学部招生相对稳定,校本部则因院系调整、师资配置等因素略有浮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