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车是怎么实现平衡不倒的原理是什么?

通过两个精密的陀螺仪和一组加速度计感知车身的姿态(倾角),然后由高速中央处理器计算出维持平衡所需的力,最后通过控制两个轮毂电机的转速来驱动车辆前进、后退或保持静止。

思维车是怎么实现平衡不倒的原理是什么?-图1

它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类似于一个倒立摆,下面我们分步解析这个过程。


核心感知系统:大脑的“眼睛”和“耳朵”

思维车能够感知自己是否倾斜,主要依靠一组被称为姿态测量单元的传感器,它由两个关键部分组成:

  1. 陀螺仪

    • 作用:测量车身的旋转角速度,就是感知车身向前或向后倾斜的快慢程度
    • 比喻:就像你站在旋转木马上,能感觉到自己是加速转得快还是减速转得慢,陀螺仪就是告诉控制器:“我正在以每秒10度的速度向前倒!”
  2. 加速度计

    • 作用:测量车身的线性加速度,在思维车静止时,它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从而精确判断车身与垂直方向的绝对倾角
    • 比喻:就像你拿着手机静止时,屏幕会自动切换横竖屏,因为它能感知到重力的方向,加速度计告诉控制器:“我的顶部与地面呈15度角。”

为什么需要两个传感器?

  • 陀螺仪的优点是响应快,能灵敏地检测到倾斜的“变化速度”。
  • 加速度计的优点是能提供绝对角度,但响应稍慢,且容易受到车辆自身运动加速度的干扰。

融合算法(传感器融合): 思维车的控制器(CPU)会采用一种叫做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的高级算法,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实时融合,这样既能得到快速响应的角速度,又能得到精确的绝对角度,从而得到最准确、最可靠的姿态信息,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既看速度表(陀螺仪),又看路标(加速度计),来综合判断车辆状态。


核心决策系统:大脑的“思考”

这是思维车的“大脑”——中央处理器

  • 任务:接收来自姿态测量单元的实时数据(倾斜角度和倾斜速度),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通常是PID控制算法),计算出为了维持平衡,两个电机应该分别输出多大的扭矩和转速。
  • 核心逻辑
    • 当车身向前倾斜时:控制器判断车辆有向前倒的趋势,为了平衡,它必须让车辆向前加速,它会命令两个电机同时向前转动,产生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车辆重心回到垂直位置。
    • 当车身向后倾斜时:同理,控制器会命令电机向后转动,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
    • 当车身垂直时:控制器会命令电机产生一个与地面摩擦力相等的反向扭矩,使车辆保持静止。
    • 当你身体前倾更多时:控制器会判断你需要加速前进,于是它会命令电机向前转得更快,车辆加速。
    • 当你身体后仰时:控制器会判断你需要减速或后退,于是它会命令电机向后转,车辆减速或后退。

这个过程每秒钟要发生成千上万次,快到人根本无法察觉,所以你感觉不到电机的“步进”感,而是感觉车子在“顺从”你的身体。


核心执行系统:大脑的“双手和双脚”

这是思维车的“肌肉”和“骨骼”。

  1. 轮毂电机

    • 作用:这是执行命令的核心部件,每个车轮内部都集成了一个无刷直流电机,电机直接驱动车轮转动。
    • 特点:响应速度极快,扭矩控制非常精确,控制器可以毫秒级地调整每个车轮的转速,这是实现精细平衡和灵活操控的关键。
  2. 电源系统

    • 作用: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通常使用大容量的锂电池组。
    • 特点:不仅要驱动电机,还要为CPU、传感器等所有电子元件供电,因此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放电倍率要求很高。
  3. 底盘和车体

    • 作用:承载所有部件,并为驾驶员提供站立平台,其低重心的设计有助于增加稳定性。

操控原理:如何转向?

思维车的转向方式非常独特,被称为差速转向

  • 原理:当驾驶员转动车把时,实际上是在控制两个轮子的转速差

    • 向右转:控制器会降低右侧轮子的转速,同时提高左侧轮子的转速,由于左右轮子速度不同,车辆就会以一个圆弧的轨迹向右转向。
    • 向左转:反之亦然。
  • 巧妙之处:这种转向方式不需要传统的差速器或复杂的传动轴,两个独立的轮毂电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差速系统,这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一个动态平衡的闭环系统

我们可以把思维车的工作流程看作一个负反馈控制系统

  1. 输入:驾驶员的身体前倾/后仰,改变了车身的姿态。
  2. 感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检测到姿态变化(倾角和角速度)。
  3. 计算:CPU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出维持平衡所需的电机输出。
  4. 执行:轮毂电机以精确的转速差转动,产生相应的推力和转向力。
  5. 输出:车身恢复平衡或按照驾驶员意图移动。
  6. 反馈:新的车身姿态再次被传感器感知,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这个循环以极高的频率不断进行,使得思维车能够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稳定地跟随你的身体指令,实现“人车合一”的奇妙体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