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在职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没有绝对的“最难”,只有“相对更难”,专业的难度取决于多个维度的交叉影响,包括考试科目、竞争激烈程度、知识体系、个人背景等。

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分析,并列举出公认难度较高的几类专业,最后给你一个选择建议。
决定专业难度的核心维度
考试科目(硬门槛)
这是最直观的难度,考试科目越多,对知识的考察面就越广;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越高,门槛就越高。
- “数学+英语”双杀组合:如果专业考数学一/二/三和英语一/二,这本身就是一道坎,数学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和计算练习,英语则需要长期的词汇和语感积累。
- 不考数学的专业: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不考数学的专业(如大部分文科、法学、教育学)会友好很多,但这不代表它们就简单,因为它们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竞争激烈程度(内卷程度)
招生名额不变,报名的人越多,录取分数线就越高,难度自然越大,竞争的激烈程度通常与专业的“热门度”和“回报预期”直接挂钩。
- 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法学(非法学)、MBA等,吸引了大量跨专业考生和应届生,报录比非常高,经常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
- 冷门专业:如哲学、历史学、部分基础理学等,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小,但可能面临招生名额少、调剂困难等问题。
知识体系与复试要求(深度与广度)
初试只是第一关,复试同样重要。
- 知识体系庞大:一些专业,如法学,需要记忆和理解大量的法条、司法解释和理论体系,知识量巨大。
- 对实践/背景要求高:如MBA(工商管理硕士),虽然管理类联考只考两门(管综和英语二),但对考生的工作年限、管理经验、职业背景有严格要求,并且复试中的面试环节对综合能力和职业规划要求极高,这对于工作经验不足的考生来说难度很大。
个人背景与基础(主观因素)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一点。
- 跨专业考生:一个文科生去考计算机,即使数学好,面对庞大的专业课知识体系,难度也是指数级上升的。
- 英语/数学基础:如果英语或数学是你的短板,那么考这两个科目要求高的专业,对你个人而言就是地狱难度。
公认难度较高的专业类别
结合以上维度,我们可以将难考的专业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梯队:地狱难度型(三座大山)
这类专业通常是“数学+英语+高热度”的完美结合,或者对个人背景有极高要求。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难点分析:
- 考试科目:通常考英语一、政治、专业课(如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数学一难度最大,408专业课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门,知识量巨大且综合性强。
- 竞争程度:近年来最火爆的专业之一,无论学硕还是专硕,高分考生扎堆,国家线和院校线水涨船高。
- 适合人群: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背景,数学和英语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
- 难点分析:
-
金融/应用统计
- 难点分析:
- 考试科目:通常考英语一、政治、专业课(如431金融学综合),数学三难度不低,专业课则涉及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等,理论计算并重。
- 竞争程度:金融行业的高薪吸引了大量顶尖考生,特别是名校的金融硕士,报录比惊人,复试线极高。
- 适合人群:经管类专业背景,或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背景,对数字敏感,有志于进入金融行业的考生。
- 难点分析:
-
法学(非法学)
- 难点分析:
- 考试科目:考政治、专业课(法硕联考,包括基础课和综合课),不考数学是优势,但专业课需要背诵和理解的法律条文、法理知识浩如烟海。
- 竞争程度:不考数学吸引了大量跨专业考生,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名校法硕的复试线常年居高不下。
- 适合人群:记忆力超强,逻辑清晰,有耐心和毅力,对法律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注意,这个专业专门面向本科非法学的考生。
- 难点分析:
第二梯队:高难度挑战型(两座大山)
这类专业通常缺少一个“大山”,但其他方面难度依然很高。
-
MBA(工商管理硕士)
- 难点分析:
- 考试科目:考管理类综合能力(管综)和英语二,管综包含数学、逻辑、写作,数学是初高中难度,不考高数,从试卷本身看,难度似乎不高。
- 真正难点:门槛和复试,需要有3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通常对管理岗位有要求,复试中的个人面试、小组面试、英文面试,是对考生职业背景、商业思维、表达能力和领导力的全方位考察,淘汰率很高。
- 适合人群:已有多年工作经验,处于中高层管理岗位,希望系统提升管理能力和拓展人脉资源的职场精英。
- 难点分析:
-
教育学
- 难点分析:
- 考试科目:考政治、英语一、专业课(通常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不考数学是优势。
- 竞争程度:师范类专业一直是热门,且“教师”职业稳定,吸引了大量考生,专业课需要背诵的内容极多,被称为“背诵小能手”的战场,竞争导致分数线很高。
- 适合人群:有教育情怀,记忆力好,耐心细致,本科为文科或教育相关专业。
- 难点分析:
第三梯队:中等难度型(一座或零座大山)
这类专业通常竞争激烈,或者知识体系有难点,但整体压力小于前两类。
- 新闻传播学:不考数学,但知识面广,热点多,需要很强的写作和评论能力,竞争激烈。
- 会计专硕(MPAcc):考管综和英语二,但招生人数多,是热门选择,复试对专业课(会计、财管、审计)要求高,且复试刷人比例不低。
- 公共管理(MPA):考管综和英语二,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相比MBA,对管理经验要求稍低,适合体制内或有志于进入体制内的考生。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与其问“哪个最难”,不如问“哪个对我最难,哪个最适合我”。
-
评估自身基础(扬长避短)
- 数学好,英语也不错:可以考虑计算机、金融、统计学等,挑战高分。
- 数学差,英语好/一般:可以重点考虑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中文、历史等不考数学的专业。
- 数学和英语都不好:管理类联考(MBA/MPA/MEM/MPAcc/MTA/MLIS/MAud)是你的主要选择,尤其是MPA(公共管理),对工作经验要求相对灵活,竞争也稍缓和。
-
明确职业规划(目标导向)
- 想转行IT?计算机是目标,但评估自己能否啃下那块硬骨头。
- 想进入金融圈?金融/应用统计是敲门砖,但要做好“卷”的准备。
- 想晋升管理层或拓展人脉?MBA是首选,但需要积累相应的工作年限。
- 想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MPA(公共管理)或法学是非常好的跳板。
-
考虑学习成本(时间与精力)
在职考研,时间和精力是最大的成本,选择一个你能够长期坚持、每天都能投入足够时间去学习的专业至关重要,如果你讨厌背诵,就不要选教育学;如果你逻辑思维不强,就要谨慎选择考数学的专业。
- 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难的是“数学+高热度”的组合,如计算机、金融。
- 对于工作年限不足的职场新人,MBA的“背景门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 对于跨专业考生,最难的是“跨考”本身带来的知识壁垒。
请记住,“难”是相对的,真正的难度在于你是否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了足够且持续的努力。 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