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小学思维导图古诗这样画,孩子真能轻松记住吗?

下面我将从“通用模板”“具体示例”“制作方法与技巧”三个方面,为您详细拆解如何为小学生制作古诗思维导图。

小学思维导图古诗这样画,孩子真能轻松记住吗?-图1


小学古诗思维导图通用模板

这个模板可以作为所有古诗学习的基础框架,孩子可以根据这个结构来填充任何一首诗的内容。

中心主题: [诗的题目,如《静夜思》]

第一分支:作者信息

  • 小主题: 李白 (诗仙)
  • 子分支:
    • 朝代: 唐代
    • 称号: 诗仙
    • 特点: 想象力丰富,豪放飘逸
    • 其他名作: 《望庐山瀑布》、《将进酒》

第二分支:诗歌背景

  • 小主题: 写诗的故事
  • 子分支:
    • 时间: 某个夜晚
    • 地点: 旅店/异乡
    • 心情: 思乡、孤独、思念家人
    • 原因: 独自一人在外地

第三分支:诗词内容

  • 小主题: 逐句赏析
  • 子分支:
    •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
      • 字面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
      • 画面感: (画一个月亮、一束光)
      • 情感: 宁静、有点冷清
    •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
      • 字面意思: (那月光) 好像地上结了一层白霜。
      • 修辞手法: 比喻 (把月光比作霜)
      • 感受: 月光的洁白、清冷
    •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
      • 字面意思: 抬起头,仰望天上的明月。
      • 动作: (画一个抬头看月亮的人)
      • 情感: 开始抒发情感
    • 第四句:低头思故乡
      • 字面意思: (低下头来) 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 动作: (画一个低头沉思的人)
      • 情感: 点明主旨——思乡

第四分支:中心思想

  • 小主题: 这首诗讲了什么?
  • 子分支:
    • 主题: 怎样表达思乡之情?
    • 思乡、思念、月亮
    • 道理: 离家在外的人,看到月亮就会想起家乡和亲人。

第五分支:知识拓展

  • 小主题: 一起学古诗
  • 子分支:
    • 同类主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泊船瓜洲》(王安石)
    • 月亮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 趣味知识: 古人为什么总用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因为月亮是共通的,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

具体示例:《咏鹅》

这首诗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画面感极强。

中心主题: 《咏鹅》 (画一只可爱的大鹅)

第一分支:作者

  • 小主题: 骆宾王
  • 子分支:
    • 朝代: 唐代
    • 称号: “神童”
    • 故事: 七岁写了这首诗,非常聪明。

第二分支:诗歌背景

  • 小主题: 看鹅的乐趣
  • 子分支:
    • 地点: 池塘边
    • 人物: 小朋友 (作者自己)
    • 心情: 开心、喜爱、好奇

第三分支:诗词内容 (图文并茂)

  • 小主题: 鹅鹅鹅
  • 子分支:
    • 第一句:鹅,鹅,鹅
      • 画面: (画三只鹅,或用波浪线表示鹅的叫声)
      • 作用: 模仿鹅的叫声,生动有趣。
    •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
      • 画面: (画一只鹅弯着脖子朝天叫)
      • 意思: 弯着脖子,朝天歌唱。
    •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
      • 画面: (画绿色的水,上面漂浮着白色的鹅)
      • 意思: 雪白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
      • 颜色: 白色 + 绿色,色彩对比鲜明。
    • 第四句:红掌拨清波
      • 画面: (画鹅的红色脚掌在划水,激起水波)
      • 意思: 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 颜色: 红色,让画面更活泼。

第四分支:中心思想

  • 小主题: 喜爱大自然
  • 子分支:
    • 主题: 赞美鹅的可爱
    • 情感: 喜爱、赞美
    • 观察: 作者是通过观察鹅的颜色、动作和声音来写的。

第五分支:知识拓展

  • 小主题: 动物世界
  • 子分支:
    • 其他描写动物的诗: 《画》(远看山有色)、《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
    • 儿歌: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制作方法与技巧

  1. 工具准备:

    • 手绘版: A4纸、彩色水笔/马克笔、铅笔、橡皮。
    • 软件版: XMind, MindMaster, Coggle, MindNode 等,软件可以方便地修改、导出和分享。
  2. 制作步骤 (手绘版):

    • 第一步:定中心。 在纸的正中央画一个圆形或方框,写上诗的题目,并配上一幅简单的画(如月亮、鹅、柳树等)。
    • 第二步:画主干。 从中心向四周画出4-6条粗一些的曲线,代表主要分支(如:作者、背景、内容、思想等)。
    • 第三步:添枝叶。 在每条主干上,画出更细的曲线,作为子分支,填写具体内容。
    • 第四步:上颜色。 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分支,让思维导图更清晰、更有趣,作者用蓝色,背景用黄色,内容用绿色。
    • 第五步:画插图。 在关键词旁边画上小小的简笔画,这是小学生思维导图的灵魂!它能极大地帮助记忆和理解。
  3. 给家长和老师的小贴士:

    • 以孩子为主: 让孩子自己动手画,家长或老师只做引导和启发,孩子画得“不像”没关系,重要的是思考和参与的过程。
    • 鼓励联想: 在制作过程中多问孩子:“你想到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如果你是诗人,会怎么写?”
    • 定期回顾: 将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贴在墙上或书本上,定期和孩子一起回顾,巩固记忆。
    • 主题归类: 可以制作一个“超级思维导图”,中心是“小学必背古诗”,然后分出“思乡诗”、“送别诗”、“写景诗”、“爱国诗”等大分支,再把具体的诗作为小分支放进去,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这种方式,古诗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场充满色彩、图像和乐趣的探索之旅,希望这些模板和建议能帮助您的孩子爱上古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