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考研经济学哪个专业好考?求推荐相对容易上岸的方向~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实际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好考”是相对的,并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 没有绝对好考的专业,只有根据你的自身情况(本科背景、学习能力、目标院校层次、未来规划)来看“更适合你考”的专业。

考研经济学哪个专业好考?求推荐相对容易上岸的方向~-图1

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你详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帮助你判断哪个专业对你来说“好考”。

如何定义“好考”?

我们说的“好考”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先级来排序:

  1. 国家线/复试线低:这是最直观的指标,有些专业因为市场需求小、或者学科特点,每年国家线都比其他经济学专业低几十分。
  2. 报录比高:即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越高,意味着竞争越小,上岸概率越大。
  3. 考试科目简单/不考数学: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不考数学的专业是巨大的优势,即使考数学,考数学三的专业也比考数学一或数学二的专业简单。
  4. 专业课难度低/有固定参考书目:专业课出题风格稳定、参考书目少、不压分,对考生非常友好。
  5. 招生人数多:招生名额越多,偶然性因素(如临场发挥)的影响就越小,越容易“捡漏”。

经济学硕士专业的分类与“好考”程度分析

经济学学硕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专硕则主要是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等。

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更偏向学术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冷门”专业,好考”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 经济学: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专业,下面有很多二级学科,一些学校的“经济学”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方向,招生人数可能较多,分数线也相对较低,但具体要看院校。
  • 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些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通常非常冷门,它们的最大优势是分数线极低,很多学校的国家线就是国家线A类线,缺点是招生人数极少,可能个位数,且未来就业面相对较窄,更适合想读博做学术研究的学生。

小结:如果你追求“低分上岸”,且不介意未来的就业偏向研究或体制内(如考公),那么理论经济学中的冷门专业是你的首选。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大热门”,直接与就业挂钩,因此竞争非常激烈,但即便如此,应用经济学内部也有“好考”的洼地。

  • 金融学(020254)最热门、最难考的专业之一,分数线高、报录比惊人、专业课难度大,除非你本科是金融或数学背景,否则不建议轻易尝试。
  • 产业经济学(020255)相对热门且性价比不错,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就业面广(可以去企业、咨询、政府等),竞争比金融学小,但依然热门。
  • 国际贸易学(020256)时好时冷,在“一带一路”等战略背景下会受关注,分数线可能上涨,英语要求通常较高。
  • 劳动经济学(020257)相对冷门,但潜力不错,研究劳动力市场、薪酬等,可以进入企业HR部门、政府人社部门等,分数线相对较低。
  • 数量经济学(020259)对数学要求极高,通常要求数学建模和编程能力,适合数学和计算机背景很强的学生,不适合数学薄弱者。
  • 区域经济学(020265)比较推荐的一个“好考”方向,研究区域发展规划、城乡发展等,就业面较广(地方政府、发改委、规划院等),竞争不如金融、国贸激烈,分数线适中。
  • 财政学(020253)国防经济(020250)
    • 财政学:与税务、会计相关,就业稳定(财政局、税务局、企业财务),竞争中等,但考公务员很有优势。
    • 国防经济非常非常冷门,招生人数极少,分数线极低,但就业面极窄,基本局限于军工、国防相关单位和研究机构。

小结:在应用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是相对“好考”且有一定就业前景的选择。

专硕

专硕通常考英语二和数学三(部分不考数学),学制一般为2-3年,更侧重实践。

  • 金融硕士(MF)和应用经济学下的金融学一样,是顶级热门,名校报录比极高,学费也贵,但就业前景最好。
  • 应用统计硕士(M.A.S.)对数学要求高,且非常热门,因为就业好(可以去互联网、金融、咨询公司等),导致大量跨考生涌入,分数线水涨船高。
  • 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资产评估硕士(MV)这些是专硕中的“洼地”,它们的应用性很强,但社会认知度和热度不如金融、统计,它们的分数线通常比金融专硕低很多,竞争也小得多,对于想拿一个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希望竞争小一些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小结:在专硕中,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是性价比很高的“好考”选择。

不考数学的“神仙”专业

对于数学是“硬伤”的同学,一定要重点关注以下专业:

  • 应用统计(专硕)注意!这是一个特例! 它虽然名字里有“统计”,但很多学校是不考数学三,而是考“303数学三”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需要仔细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确认其考试科目,如果考396,难度会低于数学三。
  • 大部分理论经济学专业:如前所述,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通常不考数学,只考政治、英语一和专业课。
  • 部分院校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少数学校或少数方向(如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也可能设在应用经济学下,并且不考数学,需要具体查询。

小结:不考数学的专业选择范围很窄,主要集中在理论经济学和少数专硕,但选择这些专业意味着你的未来职业路径可能更偏向研究或特定领域。

终极建议: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好考”专业?

  1. 评估自身实力(最重要的一步!)

    • 数学能力:好 -> 优先考虑考数学的专业(如应用经济学、专硕),差 -> 重点考虑不考数学的专业(理论经济学)。
    • 英语能力:好 -> 可以挑战英语一的专业(学硕),一般 -> 专硕考英语二,难度稍低。
    • 本科背景:经管类背景 -> 竞争有优势,可以挑战热门专业,理工科背景 -> 在数量经济学、应用统计、金融工程等领域有优势,文史哲背景 -> 建议避开数学,选择理论经济学。
  2. 明确未来规划

    • 想进企业、高薪就业:优先考虑应用经济学下的热门专业(金融、产业经济)或专硕(金融、应用统计),但要做好“难考”的准备。
    • 想进体制内、考公务员:优先考虑理论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区域经济等专业,这些专业对应的岗位在公务员招录中较多。
    • 想读博搞学术:首选理论经济学,打好理论基础是关键。
    • 只想拿个硕士学位,求稳上岸:重点考虑理论经济学冷门专业、应用经济学中的非热门方向(劳动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专硕中的税务、国际商务
  3. 研究目标院校

    • 不要只看学校名气,要看具体专业:有些985/211大学的理论经济学专业可能比一些双非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还好考。
    • 去官网查信息: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经济学院官网,查找近3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参考书目等,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 寻找“信息洼地”:有些学校地理位置不占优,或者某个专业是新开/调整的,可能就存在“捡漏”的机会。

总结与推荐

为了方便你决策,这里给出一个优先级排序,供你参考:

如果你数学不好,求稳上岸:

  1. 理论经济学冷门专业(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分数线最低,但招生少,就业窄。
  2. 应用经济学中的非热门方向(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兼顾了相对较低的竞争和不错的就业。
  3. 专硕中的“洼地”(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不考数学(部分考396),竞争小,学制短,就业尚可。

如果你数学不错,想追求更好的就业,但想避开最激烈的竞争:

  1. 应用经济学中的“中间派”(产业经济学、财政学):比金融、国贸好考,就业面广。
  2. 专硕中的“潜力股”(税务、国际商务):性价比高,是进入经济领域的一个不错跳板。

再次强调: “好考”的本质是“信息差+匹配度”。 做好充分的调研,选择一个与你自身实力和未来规划最匹配的专业,那它对你来说就是“最好考”的专业,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