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导图将整个教招备考过程分解为五大核心模块,并层层展开,帮助您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高效备考。

教招备考全景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教师招聘考试成功上岸
第一模块:战略认知与规划
-
1 考试认知
- 是什么?
- 性质: 地方性教育行业人才选拔考试。
- 目的: 为公立学校/事业单位招聘合格教师。
- 特点: 竞争激烈、知识点多、地区差异大。
- 考什么?
- 公共科目:
- 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新课改等。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类似公务员《行测》,包含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 学科专业知识: 所报考学段的本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 写作/申论: 材料分析、公文写作、议论文等。
- 专业科目:
- 面试: 试讲、说课、答辩、结构化、技能测试(音体美等)。
- 公共科目:
- 去哪考?
- 统考: 如“D类联考”(全国多省统一)、省级/市级统一招聘。
- 非统考: 县区自主招聘、学校自主招聘(事业单位备案制)。
- 是什么?
-
2 自我剖析
- 目标岗位: 想学段(幼/小/初/高)、想学科、想地区。
- 自身基础:
- 专业是否对口?
- 公共课基础如何?(文理/师范/非师范)
- 面试表现力如何?(性格、表达、台风)
- 可用资源: 备考时间(全职/在职)、经济预算、学习伙伴。
-
3 信息搜集
- 核心渠道:
- 官方平台: 省/市/县教育局官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人事考试网。
- 权威资讯: 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的官网/APP/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公告)。
- 经验分享: 目标地区上岸学长学姐的经验贴、QZZN论坛、小红书、知乎。
- 关键信息: 招考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报名流程、时间节点。
- 核心渠道:
-
4 制定计划
- 长期规划(3-6个月): 三轮复习法。
- 第一轮(基础期): 系统过教材,构建知识框架,地毯式学习。
- 第二轮(强化期): 刷题为主,查漏补缺,攻克重难点。
- 第三轮(冲刺期): 真题模拟,回归教材,背诵记忆,调整状态。
- 短期计划(每周/每日):
- 量化任务: 每天学几章、做多少题、背多少知识点。
- 时间分配: 公共课 vs 学科课,理论学习 vs 刷题练习。
- 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适当锻炼。
- 长期规划(3-6个月): 三轮复习法。
第二模块:笔试知识体系
-
1 教育综合知识(重中之重)
- 教育学:
- 核心人物: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等。
- 核心理论: 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教学原则、方法、模式)、德育原则与方法、班主任工作、教师与学生。
- 心理学:
- 基础理论: 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注意。
- 个性心理: 能力、气质、性格。
- 情绪情感与意志: 分类、功能、培养。
- 教育心理学:
- 核心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 教育法律法规:
- 核心法律: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 关键点: 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
- 教育学:
-
2 学科专业知识
- 知识广度: 熟悉本学科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教材。
- 知识深度: 掌握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思想方法。
- 学科前沿: 了解最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
- 教学能力: 能分析教材、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
-
3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行测)
- 言语理解: 片段阅读、逻辑填空、语句表达。
- 数量关系: 数学运算、数字推理。
-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 资料分析: 快速阅读、查找数据、计算技巧。
-
4 写作/申论
- 立意: 紧扣教育主题,观点明确,立意深刻。
- 结构: 总分总结构,论点清晰,论据充分。
- 素材: 积累教育名人名言、政策文件、感人事例。
- 卷面: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第三模块:面试能力突破
-
1 面试形式认知
- 试讲: 无生上课,10-15分钟,展示完整教学片段。
- 说课: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阐述教学设计思路。
- 答辩: 针对试讲/说课内容或教育现象进行问答。
- 结构化: 标准化问答,考察综合分析、应急应变、组织管理、人际关系、职业认知等能力。
- 技能测试: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实操考核。
-
2 核心能力准备
- 教学设计能力:
- 备课: 快速阅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
- 模板: 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
- 语言表达能力:
- 教姿教态: 大方自信,有亲和力。
- 语言流畅: 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富有感染力。
- 课堂互动能力:
- 提问设计: 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
- 评价语言: 运用鼓励性、多样化的评价语。
- 板书设计能力:
- 布局合理: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 教学设计能力:
-
3 实战演练
- 反复练习: 对着镜子练,用手机录像回看,找同学/老师模拟。
- 真题演练: 研究目标地区的历年面试真题,形成自己的套路。
- 计时训练: 严格控制试讲/说课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模块:备考策略与资源
-
1 学习方法
- 费曼学习法: 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 思维导图法: 将零散知识点系统化、可视化。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及时复习,对抗遗忘。
- 题海战术: 以刷题为手段,以理解为前提,以总结为目的。
-
2 资源推荐
- 教材: 中公、华图、粉笔等机构的系统讲义。
- APP: 粉笔、一起考教师、华图在线(刷题、听课、看资讯)。
- 视频课: B站(免费优质资源)、各机构系统班/冲刺班。
- 真题: 目标地区近5-10年真题,含金量最高。
-
3 心态管理
- 保持自信: 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潜力。
- 拒绝焦虑: 接受备考过程中的起伏,专注当下。
- 建立支持系统: 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找研友互相鼓励。
- 健康第一: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第五模块:临考与考后
-
1 考前准备
- 物品清单: 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笔、手表等。
- 踩点熟悉: 提前查看考场,熟悉路线和考场环境。
- 饮食休息: 考前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
2 考场发挥
- 笔试: 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涂卡规范。
- 面试: 微笑自信,声音洪亮,与考官有眼神交流,不卑不亢。
-
3 考后事宜
- 估分: 考后对答案,估算分数,判断进面可能性。
- 查分: 官方渠道查询成绩,准备资格复审材料。
- 面试准备: 一旦进面,立刻投入面试备考,时间宝贵。
- 心态调整: 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教招备考是一场信息战+耐力战+心理战,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帮助你:
- 建立全局观: 清楚备考的全貌和各个阶段的核心任务。
- 构建知识网: 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化的体系。
- 明确行动指南: 知道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怎么做。
送你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