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政治引领,2025年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

“思想政治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项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它不仅仅是思想教育,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旨在确立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最终服务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长治久安。

思维政治引领,2025年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图1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思想政治引领”:


核心内涵与目标

“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是“引领”,即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实现政治上的认同、方向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其主要目标包括:

  1. 巩固执政基础:通过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2. 统一思想行动: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通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将全社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
  3. 凝聚价值共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的影响。
  4. 服务发展大局:思想政治引领最终要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主要途径与载体

“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来实现,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工作格局。

  1. 理论学习与宣传教育

    • 中心组学习:各级党委(党组)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的主要方式。
    • “三会一课”:党支部的基本制度,包括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是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平台。
    • 媒体宣传:利用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如学习强国APP、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持续推送权威信息、理论文章和先进事迹,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 主题教育:定期开展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旨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2. 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课程设置:从小学到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理工科、文史科还是艺术体育课,都要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3. 先进典型示范引领

    • 选树榜样:大力宣传和表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
    • 英雄文化:弘扬革命先烈、英雄烈士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4. 文化与文艺创作

    • 主旋律作品:鼓励创作和传播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电视剧、戏剧、文学、音乐等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主流价值。
  5. 基层社会治理

    • 网格化管理:在城市社区和乡村,通过网格员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建立综合性、实践性的平台,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将党的理论和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碎片化,各种思潮(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在网上快速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

    • 应对: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时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
  2. 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多样。

    • 应对:坚持“一元化”指导与“多样化”发展相统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3. 部分群众的“疏离感”:一些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过于刻板,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节,导致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反感和疏离。

    • 应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说教式”向“互动式”、“体验式”、“融入式”转变,多用群众听得懂、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工作,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它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作。

其本质是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实现政治认同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创新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使其更具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一个持续探索和深化的重大课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