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简述具体形象思维,它如何高效助力当下创新?

核心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是一种主要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或感知来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与我们后面会提到的抽象逻辑思维相对,是儿童认知发展早期以及成人在许多创造性活动中所依赖的重要思维方式。

简述具体形象思维,它如何高效助力当下创新?-图1

就是“用脑子看”,当你思考问题时,你的脑海中不是出现文字或概念,而是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或场景。


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形象性

    这是其最核心的特征,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符号或概念,提到“苹果”,你想到的是一个圆圆的、有红有绿、可以咬一口的水果,而不是“水果”这个抽象类别。

  2. 具体性

    思维通常与当前或近期感知到的具体事物相联系,它很难脱离具体的事物进行纯粹的假设或推理,对于一个幼儿来说,“狗”这个概念可能特指他家楼下那只黄色的拉布拉多,而不是所有四条腿、会叫的动物。

  3. 情景性

    思维活动常常嵌入在特定的、有情节的场景之中,解决问题时,人倾向于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小剧场”,模拟事件的发生过程,计划一次旅行,你会想象出机场、飞机、酒店、景点的画面和流程。

  4. 整体性

    它倾向于把握事物的整体面貌和联系,而不是像逻辑思维那样将其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分析,你看到的是“一幅画”,而不是画中的线条、色彩和形状。


具体例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来看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

  • 儿童思维:

    • 一个3岁的孩子问你:“妈妈,天黑了,太阳去哪儿了?”
    • 他/她并非在寻求地球自转的科学解释(抽象逻辑思维),而是在想象太阳像气球一样飞走了,或者回家睡觉了(具体形象思维)。
  • 艺术创作:

    • 一位画家在构思一幅画时,他脑海中会先浮现出山川、河流、云霞的完整景象,然后才考虑如何用色彩和笔触来表现它。
    • 一位作家在描写一个角色时,会先在脑中“看到”这个角色的外貌、穿着、表情和动作,然后再用文字描述出来。
  • 日常解决问题:

    你想组装一个新买的书架,但说明书上的步骤图看不太懂,你把所有零件摊开,根据大脑中对“书架”这个形象的认知,尝试着把长条和木板拼凑起来,最终拼成了大致的样子,这个过程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在主导。

  • 科学发现(早期阶段):

    物理学家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时,并没有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想象“力线”和“力场”在空间中的分布,这种直观的想象帮助他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与意义

  1. 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

    • 具体形象思维是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依赖于实际动作)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中间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就是这种形式,他们通过形象来理解和认识世界。
  2. 在成人思维中的角色:

    • 即使成人发展出了强大的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创造力、想象力、空间认知和艺术表达的源泉,工程师设计图纸、建筑师构建模型、厨师构思新菜品,都离不开它。

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对比

特征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材料 具体的画面、表象、感知 抽象的概念、符号、理论
思维过程 模拟、联想、情景再现 分析、推理、归纳、演绎
解决问题 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直观感受 依赖规则、公式和逻辑原则
典型例子 儿童过家家、艺术构思、空间想象 解数学方程、进行哲学辩论、编写计算机程序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为媒介进行思考的认知方式,它不仅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人进行创造性活动、解决复杂问题时不可或缺的“右脑”能力,它和抽象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思维体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