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思维绘画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物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让你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和构建画面。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立体思维绘画”:
- 作为技法的立体思维绘画:如何在画纸上创造出逼真的三维空间感和体积感。
- 作为观念的立体思维绘画:如何像立体主义(Cubism)一样,将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维度的信息同时呈现在一幅画中。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这两个层面,并提供练习方法。
作为技法的立体思维绘画(基础与核心)
这是所有绘画的基石,目的是“欺骗”眼睛,让大脑相信眼前的二维图像是三维的,核心在于理解并运用空间、体积、光影和透视。
核心要素:
-
透视
- 线性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平行线在远方汇聚于一个或多个消失点。
- 一点透视:物体一个面正对观察者,适合画街道、房间等。
- 两点透视:物体一个角正对观察者,更有冲击力,适合画建筑、家具。
- 三点透视:仰视或俯视,画面更具戏剧性,适合画高楼大厦或从高处俯瞰的场景。
- 大气透视:远处的物体颜色变淡、饱和度降低、对比度减弱,仿佛笼罩在薄雾中。
- 线性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平行线在远方汇聚于一个或多个消失点。
-
光影
- 三大面:任何物体在光照下都呈现三个基本明暗面:亮面、灰面、暗面,这是塑造体积感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 五大调:在三大面的基础上,更细致地划分出: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这五大调让物体的光影过渡更加自然、真实。
- 高光:光源直接照射的最亮处。
- 亮灰:亮部中非高光的区域。
- 明暗交界线:区分亮部和暗部的最关键线条,通常是物体最暗的地方。
- 反光:暗部受到环境光反射而形成的亮部,但亮度永远低于亮部。
- 投影:物体在自身或地面等物体上形成的阴影。
-
结构
在动笔之前,先用简单的几何体(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来概括物体的基本形态,这被称为“几何归纳法”,人头可以概括为一个球体加一个方块,人体可以概括为多个圆柱体的组合,抓住了结构,就抓住了物体的“骨架”。
练习方法:
- 几何体素描:这是最经典的入门练习,从单个立方体、球体开始,逐步画到多个几何体的组合,并打上光影。
- 静物写生:选择结构简单的日常物品(如杯子、水果、书本),先用线条画出其结构轮廓,再添加光影。
- 风景速写:画街道、建筑,刻意运用一点或两点透视,观察远山和近树的色彩和清晰度差异,练习大气透视。
作为观念的立体思维绘画(高级与创意)
这跳出了传统写实主义的框架,不再满足于从一个固定视角观察世界,而是试图将“时间”和“空间”的多个维度压缩在同一个画面里,这主要受立体主义启发。
核心理念:
-
多视角同时呈现
将同一个物体从正面、侧面、顶部、内部等多个角度同时画出来,一张立体主义的脸,可能会同时画出正面和侧面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
解构与重组
将物体打碎,然后像拼贴画一样,按照画面的节奏和构图需要,重新组织这些碎片,物体不再是完整的,而是由多个面和线条构成的集合。
-
空间的平面化
不再刻意营造深远的三维空间感,而是将所有元素都推向画面平面,背景和前景的界限被打破,所有元素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共舞”。
-
时空的叠加
可以将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画在一起,一个正在旋转的舞蹈者,可以同时画出她旋转过程中的多个瞬间姿态。
-
拼贴与综合材料
立体主义常常在画布上贴上报纸、布料、墙纸等现成的材料,这本身就是一种“空间”和“材质”的立体思维,你可以尝试在绘画中加入文字、照片或其他小物件。
练习方法:
-
分析与解构:
- 选择一个物体,比如一把吉他或一张脸。
- 从不同角度(正面、侧面、俯视)为它拍几张照片,或者对着镜子观察。
- 在草稿纸上,画出这些不同角度的轮廓和关键结构。
-
重组与构图:
- 在一张画纸上,尝试将这些不同角度的“碎片”像拼图一样组合起来,不要追求逻辑上的合理,而要追求画面上的和谐、有趣和有节奏感。
- 思考哪些部分可以重叠,哪些部分可以放大,哪些部分可以变形。
-
色彩与形式:
- 使用大胆、平涂的色彩,减弱光影的立体感,强调色块本身的力量。
- 用清晰的线条和几何化的形状来概括物体的各个部分。
-
尝试拼贴:
在完成绘画后,剪下一些报纸上的文字或图片,贴在画面的某些位置,看看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如何将两者结合?
最高级的立体思维绘画,是将坚实的技法与自由的观念相结合。
- 用技法支撑观念:你可以用非常写实、精准的素描技法(层面一)去画一个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层面二),用细腻的明暗调子去塑造那些被解构和重组的几何碎片,让它们在平面上依然拥有“假”的体积感,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矛盾和张力。
- 用观念反哺技法:在进行传统写实绘画时,也可以运用立体主义的思维,画一个人物肖像时,你可以有意识地强化他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面部特征,让形象更丰满、更具“立体感”。
| 维度 | 作为技法的立体思维绘画 | 作为观念的立体思维绘画 |
|---|---|---|
| 目标 | 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 | 打破单一视角,重构时空与空间 |
| 核心 | 透视、光影、结构 | 多视角、解构、平面化、拼贴 |
| 真实、体积、空间、深度 | 时间、观念、分析、重组 | |
| 练习 | 几何体素描、静物写生、风景速写 | 分析物体、多视角拼贴、综合材料创作 |
给你的建议:
- 从基础开始:先花时间掌握光影和透视,这是你的“内功”。
- 大胆尝试:在有一定基础后,不要害怕打破规则,拿起剪刀和胶水,尝试用拼贴的方式创作。
- 多看大师作品:研究达芬奇(解剖与透视)、塞尚(用几何体概括自然)、毕加索(立体主义)等人的作品,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 保持好奇心:用“立体”的眼光观察世界,看一个杯子时,不仅看它的正面,也想象它的侧面和底部是什么样子,看一个行人时,想象他背后和侧面的轮廓。
立体思维绘画,最终是让你从一个被动的“记录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用你的画笔去构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充满维度和想象力的世界,祝你玩得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