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思维导图 (核心框架)
中心主题:游戏设计

核心概念与愿景
- 游戏核心理念
- 一句话梗概: 用一句话描述游戏的核心玩法和独特体验。
- 核心循环: 玩家在游戏中不断重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玩法动作。
- 示例 (《黑暗之魂》): 探索地图 -> 遭遇敌人 -> 战斗/死亡 -> 学习/成长 -> 再次挑战。
- 核心体验: 玩家在游戏中应该感受到的主要情绪和感受。
- 示例: 恐怖、成就感、自由、紧张、放松、叙事沉浸。
- 独特卖点: 为什么玩家要玩你的游戏,而不是其他游戏?
- 示例: 独特的美术风格、创新的战斗系统、引人入胜的故事、创新的社交玩法。
游戏类型与玩法
- 游戏类型
- 动作: ACT, ARPG, FPS, TPS, FTG
- 角色扮演: RPG, ARPG, JRPG, CRPG
- 策略: SLG, RTS, 4X, TBS
- 模拟: SIM, 经营模拟, 模拟人生
- 冒险: AVG, 文字冒险, 解谜冒险
- 体育竞速: SPG, RAC
- 休闲益智: PUZ, 消除, 三消
- 恐怖: 生存恐怖, 心理恐怖
- 核心玩法
- 玩家控制: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上帝视角、等距视角
- 主要机制:
- 战斗: 近战、远程、魔法、潜行、回合制、即时制
- 探索: 探索地图、收集物品、解谜
- 成长: 经验值、等级、技能树、装备系统
- 建造/创造: 沙盒建造、资源管理
- 社交/合作: PVP, PVE, 团队副本, 交易系统
- 游戏规则: 胜利条件、失败条件、核心限制(如生命值、资源)
游戏世界与故事
- 世界观设定
- 背景故事: 宇宙、历史、神话、科幻、奇幻、现代
- 核心冲突: 主要矛盾是什么?玩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 文化与社会: 社会结构、信仰、科技水平、美学风格
- 叙事设计
- 叙事结构: 线性、分支、沙盒、环境叙事
- 角色设计:
- 主角: 玩家扮演的角色,动机、背景、成长弧
- NPC: 功能型、叙事型、任务型、阵营
- 叙事手法:
- 过场动画: 预渲染、实时渲染
- 对话选项: 影响剧情走向
- 任务/关卡设计: 通过关卡推进故事
- 收集品/文本日志: 补充世界观背景
玩家体验与反馈
- 情绪曲线
- 开场: 如何吸引玩家?建立第一印象。
- 发展: 如何维持玩家的兴趣和挑战感?
- 高潮: 游戏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 结局: 给玩家留下什么样的最终感受?
- 反馈系统
- 感官反馈:
- 视觉: 粒子特效、屏幕震动、UI变化、血条
- 听觉: 音效、背景音乐、语音提示
- 触觉: 手柄震动 (主机/PC)
- 数值反馈: 伤害数字、经验值增加、金币掉落
- 成就反馈: 成就解锁、排行榜、进度条
- 感官反馈:
设计
- 关卡设计
- 节奏: 快节奏 vs. 慢节奏
- 流程: 线性引导、开放探索、引导式开放
- 元素布局: 敌人、资源、谜题、路径的分布
- 难度曲线: 从简单到复杂,平滑过渡
- 内容规划
- 关卡/地图数量: 初期、中期、后期
- 敌人/怪物种类: 设计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弱点
- 任务/活动设计: 主线、支线、日常、活动
- 资源/经济系统: 货币、消耗品、装备掉落
用户界面 与用户体验
- UI (用户界面)
- HUD: 血条、蓝条、小地图、任务列表、物品栏
- 菜单: 主菜单、设置菜单、技能树、背包
- 图标与字体: 清晰、易读、符合美术风格
- UX (用户体验)
- 操作流畅性: 按键/键鼠映射是否合理?手柄手感如何?
- 引导教学: 如何教会玩家核心玩法?新手引导的设计。
- 可访问性: 是否照顾到不同能力的玩家?(色盲模式、字体大小、辅助功能等)
- 信息清晰度: 玩家能否快速理解游戏状态和反馈?
技术与平台
- 开发平台
- PC (Windows, macOS, Linux)
- 主机 (PlayStation, Xbox, Nintendo Switch)
- 移动端 (iOS, Android)
- 技术选型
- 游戏引擎: Unity, Unreal Engine, Godot, 自研引擎
- 美术工具: Blender, Maya, Photoshop, Substance Painter
- 音频工具: FMOD, Wwise
- 网络服务: 服务器、匹配系统、反作弊系统
- 性能与优化
- 目标帧率: 30fps, 60fps, 120fps
- 内存管理
- 加载时间优化
商业化与运营
- 商业模式
- 买断制: 一次性购买
- 免费游玩 + 内购: 皮肤、通行证、道具
- 订阅制: 每月/每年付费
- 广告: 激励视频、插屏广告
- 发布与营销
- 发行商: 自研或与发行商合作
- 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KOL合作、社区建设、参加展会
- 发布计划: 测试 (Alpha, Beta)、正式发布、后续更新计划
- 运营与维护
- 服务器维护
- 内容更新: 新角色、新地图、新活动
- 社区管理: 回应玩家反馈,处理BUG,打击外挂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构思阶段: 从 “核心概念与愿景” 开始,明确你的游戏是什么,想带给玩家什么,这是所有设计的基石。
- 骨架搭建: 填充 “游戏类型与玩法” 和 “游戏世界与故事”,确定你的游戏类型、核心机制和基本故事框架。
- 血肉填充: 在 “玩家体验与反馈”、“关卡与内容设计”、“UI/UX” 等部分进行细化,思考玩家在每个环节的具体感受和操作。
- 技术实现: 评估 “技术与平台”,确保你的设计在技术上可行。
- 商业规划: 考虑 “商业化与运营”,这决定了你的游戏如何生存和发展。
- 迭代循环: 游戏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完成一个版本后,回到思维导图的任何一个节点,根据测试反馈和新的想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份思维导图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游戏设计的方方面面,避免遗漏重要环节,祝你设计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