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项目整合管理思维导图,最新版如何落地应用?

项目整合管理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项目整合管理

2025项目整合管理思维导图,最新版如何落地应用?-图1

核心思想: 项目整合管理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它确保项目的所有组成部分被恰当地协调、结合和统一,以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它是一个贯穿项目始终的、持续性的、动态的过程。


第一分支:核心理念与原则

  • 1 什么是整合管理?

    • 定义: 对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活动、技术和工具进行识别、定义、组合、协调和统一的过程。
    • 目标: 有效管理项目各要素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确保项目成功交付。
    • 核心: 平衡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风险等制约因素。
  • 为什么整合管理至关重要?

    • 避免“孤岛效应”: 打破不同知识领域(范围、进度、成本等)之间的壁垒。
    • 实现全局最优: 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做决策,而非局部最优。
    • 应对变更: 高效、有序地处理项目过程中的各种变更请求。
    • 提升效率与价值: 确保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最大化项目价值。
  • 3 关键角色

    • 项目经理: 整合管理的核心最终责任人,负责领导、协调和整合所有项目工作。

第二分支:主要过程组 (按PMBOK第六版)

  • 1 项目启动

    • 目的: 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新阶段,正式授权项目或阶段的开始。
    • 核心输出:
      • 项目章程: 正式批准项目的文件,授予项目经理使用组织资源的权力。
      • 假设日志: 记录项目过程中已识别的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
    • 关键技术:
      • 专家判断
      • 数据收集(如:头脑风暴、焦点小组)
      • 会议
  • 2 项目规划

    • 目的: 明确项目范围,定义和优化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 核心输出:
      • 项目管理计划: 这是整合管理的核心成果,是一份综合性文件,包含所有子计划和基准(范围、进度、成本等)。
      • 项目管理计划各组成部分: 范围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相关方参与计划等。
    • 关键技术与工具:
      • 专家判断
      • 数据收集
      • 决策技术
      • 会议
      • 滚动式规划
  • 3 项目执行

    • 目的: 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定义的工作,以满足项目规范要求。
    • 核心活动:
      • 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
      • 管理项目知识。
      • 实施质量保证。
      • 获取资源。
      • 建设团队。
      • 沟通相关信息。
      • 实施采购。
      • 管理相关方参与。
    • 关键技术与工具:
      • 专家判断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会议
  • 4 项目监控

    • 目的: 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识别并启动必要的变更。
    • 核心活动: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 确认范围。
      • 控制范围。
      • 控制进度。
      • 控制成本。
      • 控制质量。
      • 控制资源。
      • 控制沟通。
      • 监督风险。
      • 控制采购。
      • 监督相关方参与。
    • 关键技术与工具:
      • 专家判断
      • 数据分析(如:偏差分析、趋势分析)
      • 决策技术
      • 会议
      • 工作绩效报告
      • 工作绩效数据
  • 5 项目收尾

    • 目的: 正式完成或关闭项目、阶段或合同。
    • 核心活动:
      • 获得最终验收。
      • 完成所有采购工作。
      • 归档项目文件。
      • 总结经验教训。
      • 释放项目资源。
      • 准备最终报告。
    • 关键技术与工具:
      • 专家判断
      • 数据分析
      • 会议

第三分支:核心工具与技术

  • 1 专家判断

    • 描述: 利用具有特定知识或技能的个人或小组的经验和知识,为项目提供指导。
  • 2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描述: 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用于收集、整合和分发项目管理过程的输出,是执行和监控阶段的“中央处理器”。
  • 3 会议

    • 描述: 项目整合管理各过程组都离不开会议,用于沟通、决策、规划、解决问题。
  • 4 数据收集

    • 头脑风暴: 快速产生大量创意。
    • 焦点小组: 引导相关方讨论,达成共识。
    • 访谈: 与关键相关方进行一对一交流。
  • 5 决策技术

    • 投票: 快速决策。
    • 优先级排序: 对选项进行排序。
    • 多标准决策分析: 使用数学模型对复杂选项进行评估。
  • 6 数据分析

    • 偏差分析: 比较计划与实际。
    • 趋势分析: 预测未来绩效。
    • 根本原因分析: 找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 7 变更控制工具

    • 变更控制系统: 定义了如何提交、审查和批准变更请求的正式流程。
    • 变更日志: 用于记录所有变更请求及其状态。

第四分支:关键输出与文档

  • 1 项目章程

    • 作用: 项目的“出生证明”,正式授权项目。
  • 2 项目管理计划

    • 作用: 项目的“导航图”,指导项目执行、监控和收尾。
  • 3 工作绩效报告

    • 作用: 汇集项目绩效数据,向相关方沟通项目状态。
  • 4 变更请求

    • 作用: 记录对项目任何方面(范围、进度、成本等)的正式修改建议。
  • 5 经验教训登记册

    • 作用: 记录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参考。
  • 6 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移交

    • 作用: 标志着项目目标已达成,可交付成果已正式移交给客户或运营团队。

第五分支:成功的关键因素

  • 1 沟通

    • 与谁沟通? (相关方)
    • 沟通什么? (信息)
    • 何时沟通? (频率)
    • 如何沟通? (渠道)
  • 2 相关方管理

    识别所有相关方,理解他们的期望和影响,并有效管理他们的参与。

  • 3 灵活性与适应性

    能够根据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计划。

  • 4 领导力与决策力

    项目经理需要在信息不完整、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果断决策。

  • 5 关注价值

    始终围绕项目要创造的核心价值进行规划和决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