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是罗辑思维早期(2025年左右)非常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深远的一期节目,标题通常是《有一种病,叫“巨婴”》,它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用一个非常通俗、尖锐的心理学概念,解释了大量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引发了巨大的共鸣和讨论。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你拆解这个视频的核心内容:
视频核心观点:什么是“巨婴”?
罗振宇在视频里引用了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观点,将“巨婴”定义为“心理发展水平停留在0-6个月婴儿阶段的成年人”。
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一个成年人,其心智模式、情感反应和行为方式,都像一个刚刚出生、需求必须被立刻满足、世界必须围绕他转的婴儿。
“巨婴”的核心特征(视频重点阐述)
罗振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描绘了“巨婴”的几个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绝对自我中心”的几个表现:
全能自恋
- 婴儿心态: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我的意念应该立刻化为现实,世界必须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就是世界出了问题。
- 成人表现:
- 工作上:我提的需求,你为什么做不到?你就是针对我/能力不行。
- 生活中:我想要这个,你就必须给我,我等不了,我的情绪是第一位的。
- 人际关系: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你为什么不能满足我?这种心态是很多情感矛盾的根源。
偏执分裂
- 婴儿心态:世界是分裂的,对我好的人是“好妈妈”,对我不好的人是“坏妈妈”,这个“好”与“坏”是绝对的,无法共存。
- 成人表现:
- 非黑即白:把人、事、物简单粗暴地分为“好人/坏人”、“对/错”、“喜欢/讨厌”,看不到中间的灰色地带。
- 翻脸比翻书快:今天你是我的朋友,明天只要一件小事不合我意,你就是我的敌人,全盘否定你之前的好。
- 网络骂战:在网上,很容易因为一句话就把对方打入“敌人”阵营,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是典型的偏执分裂。
过度索取,没有边界感
- 婴儿心态:我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的资源就是我的资源,我可以无限度地索取,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 成人表现:
- 亲情绑架:“我都是为你好!”“我是你妈/爸,你有什么不能给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无视对方的独立人格和边界。
- 人际关系:习惯于向朋友、伴侣过度索取情感支持、物质帮助,而不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和意愿,一旦对方拒绝,就心生怨恨。
- 社会现象:扶不扶”现象中,部分被扶者讹诈扶助者,就是一种索取无度的表现。
躯体化表达
- 婴儿心态:婴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只能用身体来“说话”,饿了就哭,不舒服就闹。
- 成人表现:当成年人无法用语言处理自己的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时,就会把它们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
- 常见表现:莫名头痛、胃痛、失眠、心悸等,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任何器质性问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躯体化障碍”,是“巨婴”处理情绪不成熟的一种方式。
视频中的案例与解读
为了让概念更易懂,视频里举了很多我们身边都能观察到的例子:
- 路怒症司机:你挡了我的路,就是对我个人的冒犯,我必须用喇叭、用骂声甚至用暴力来“惩罚”你,让他知道“我生气了,世界必须听我的”,这就是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的体现。
- 某些“熊孩子”及其家长: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别人劝阻一句,家长就说“他还是个孩子,你跟他计较什么?” 这实际上是家长自己“巨婴心态”的外化,他们认为“我的孩子是世界的中心,别人的感受都不重要”。
- 职场中的“甩锅侠”:项目失败了,第一时间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指责同事、抱怨环境、抱怨领导,认为“要不是他们,我早就成功了”,这也是全能自恋的表现,无法接受失败是自己的责任。
- 网络上的“杠精”:他们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而是为了通过反对和抬杠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对方的“错误”,从而获得一种虚幻的全能感。
视频的意义与影响
- 极强的解释力:“巨婴”这个词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许多复杂社会现象和个人心理问题的内核,它让人们突然明白,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种不成熟的心理模式。
- 引发广泛自省:很多人在看完视频后,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我有没有巨婴倾向?”“我在对待家人、朋友、同事时,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这种自我审视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
- 推动了大众心理学普及:罗振宇用一种“知识脱口秀”的形式,将专业的心理学概念大众化、娱乐化,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何观看这个视频?
由于《罗辑思维》的视频内容主要在其自有平台(如早期App、微信公众号、Bilibili等)发布,外部链接可能会失效,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尝试查找:
- Bilibili (B站):在B站搜索关键词 “罗辑思维 巨婴” 或 “罗振宇 全能自恋”,很多UP主会搬运或剪辑罗辑思维的经典片段,你很可能找到完整的视频或相关合集。
- 得到App:如果你是得到App的用户,可以在App内直接搜索“巨婴”或相关主题,找到对应的音频版或视频版节目。
- 微信公众号:关注“罗辑思维”的官方公众号,在历史文章中搜索相关关键词。
罗振宇的“巨婴”视频,本质上是一次成功的知识传播,它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标签,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理论通俗化,并成功地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它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以及“怎么办”,提醒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有边界感、能够为自己情绪负责的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