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硕士学位的最终决定权在学位授予单位(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最高学术决策机构,但整个过程由多个部门协同完成。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拆解这个流程和涉及的部门。
核心决策机构: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这是撤销硕士学位的最终和最高决策机构。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这是学校层面最高的学术权力机构,由校领导、各学院院长、资深教授等组成,它负责全校的学位授予、撤销等重大事项。最终的撤销决定通常需要由这个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投票通过,才能生效。
- 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在规模较大的大学里,学院也设有自己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它负责本院范围内的学位初审、推荐,以及一些较轻违纪案件的初步处理建议,对于一些情况相对简单的撤销案件,可能会先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处理建议,再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要调查与执行部门
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必须有一个调查和取证的过程,这个阶段通常由以下部门主导:
研究生院 / 研究生部
这是学校主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行政部门,在撤销学位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组织和协调角色。
- 职责:
- 接收对学位论文的举报或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
- 牵头组织成立调查小组。
- 协调调查过程中的资源,如联系专家、调取档案等。
- 根据调查结果,起草处理建议报告,并提交给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或学位评定委员会。
- 在决定做出后,负责执行后续的行政程序,如更新学位信息、开具相关证明等。
学术委员会 / 学术道德委员会
这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专门机构,专业性非常强。
- 职责:
- 对涉嫌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抄袭、数据造假、代写等)进行专业鉴定和调查。
- 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重新评审。
- 出具具有权威性的学术不端行为调查报告和认定意见。
- 这个机构的意见是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相关院系
学生的原就读院系是调查的第一线。
- 职责:
- 配合研究生院和学术委员会的调查工作。
- 提供学生的学籍档案、论文原稿、导师评语等原始材料。
- 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情况。
- 有时也会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先进行初步讨论,形成初步处理意见。
完整流程梳理
一个撤销硕士学位的案件通常会遵循以下流程:
-
举报与受理:
- 受理部门:通常是研究生院或纪委/监察处(如果涉及严重违纪),现在很多大学也设立了专门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来受理举报。
- 启动:收到实名举报并提供初步证据后,学校正式立案。
-
调查取证:
- 牵头部门:研究生院联合学术道德委员会。
- 过程:成立调查组,调取论文、比对查重报告、询问当事人、导师、同学,并可能委托校外专家进行“双盲”评审,调查过程必须公平、公正、透明。
-
初步处理建议:
- 出具报告:调查结束后,学术道德委员会或调查组会形成正式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 提出建议:报告会附上处理建议,建议撤销学位”、“建议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等,并提交给学位评定委员会。
-
审议与决策:
- 决策机构: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 过程:委员会全体会议对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进行审议,当事人有权到场进行陈述和申辩,委员会进行投票,做出最终决定(是否撤销学位)。
-
申诉与复议:
- 如果当事人对决定不服,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如省级教育厅/教委)提出申诉。
-
执行与公示:
- 执行部门:研究生院。
- 过程:一旦决定生效,研究生院会收回学位证书、撤销学位授予信息,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同时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 部门/机构 | 角色 | 主要职责 |
|---|---|---|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 最终决策者 | 全体会议审议并投票,做出是否撤销学位的最终决定。 |
| 研究生院/研究生部 | 组织与协调者 | 牵头调查、协调资源、起草报告、执行后续行政程序。 |
| 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 | 专业鉴定者 | 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鉴定,出具权威的专业意见。 |
| 相关院系 | 协助与信息提供者 | 提供原始材料,配合调查,了解学生情况。 |
| 省级教育厅/教委 | 上级监督与申诉受理部门 | 监督学校程序,受理学生的申诉。 |
当谈论“撤销硕士学位是哪个部门”时,最准确的回答是:由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最终决定,但整个调查、取证和提报过程由研究生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共同完成。 这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和法律程序,确保了决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