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AI时代,如何用思维表达突围信息茧房?

我们可以从思维层面表达层面两个维度来深入探讨,并将它们结合起来。

AI时代,如何用思维表达突围信息茧房?-图1


思维层面:表达的基础

清晰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考,如果思维本身是混乱的、模糊的,那么表达也必然如此,优化思维是提升表达的第一步。

结构化思维

这是最核心的思维模式,它能帮助你将零散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逻辑的整体。

  • 金字塔原理:由芭芭拉·明托提出,是结构化思维的典范。
    • 结论先行:先说出你的核心观点或结论,然后再提供支持论据,这符合人们高效获取信息的习惯。
    • 统下:上层是总结概括,下层是具体细节和论据,支撑上层观点。
    • 归类分组:将具有共同点或关联性的思想组织在一起,使信息更有条理。
    • 逻辑递进:任何一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如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等。
  •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确保你在分类思考时,不重复、不遗漏,让思考周全且无懈可击。

逻辑思维

确保你的思考过程是严谨、无懈可击的。

  •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大前提 → 小前提 → ,所有人都会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观察多个案例 → 总结出普遍规律),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我推断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一种或然性推理,需要注意避免“以偏概全”。
  • 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信息,而是带着质疑的态度去分析、评估信息的真实性、逻辑性和价值,这能让你表达的观点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系统性思维

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

  • 看到“森林”和“树木”:既能关注细节,又能理解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 理解因果链:思考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及它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这有助于提出更根本、更长效的解决方案。

第一性原理思考

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将其拆分成各要素进行解构分析,从而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这与类比思维(“别人都这么做”)相对,是颠覆式创新的源泉。


表达层面:思维的呈现

有了清晰的思维,你需要掌握合适的工具和技巧将其精准地传递出去。

语言组织

  • 口头表达
    • 善用连接词:使用“其次、最后”、“因为、、“尽管、等词语,清晰地展示你的逻辑关系。
    • 控制语速与停顿:在关键信息处放慢语速或适当停顿,给听众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 结构化表达:在表达前,心中先有个框架,如“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是...,理由有二...”。
  • 书面表达
    • 写提纲:动笔前先列出大纲,确保逻辑清晰。
    • 和序号:使用“一、二、三”或“1, 2, 3”来分点论述,让文章一目了然。
    • 段落中心句:每个段落开头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核心内容,方便读者快速抓住要点。

表达技巧

  • 受众导向:思考你的听众/读者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是怎样的?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和感兴趣的方式去沟通。不要用你的专业术语去挑战对方的耐心。
  • 故事化表达:人天生喜欢听故事,将观点融入到具体的故事、案例或场景中,比干巴巴地讲道理要生动、有说服力得多。
  • 可视化表达:一图胜千言,使用图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可以将复杂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大大降低理解成本。
  • 简洁有力:删除不必要的修饰词和冗余信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核心意思,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它,说明你还没有理解它。”

非语言表达

  • 肢体语言:保持开放的姿态(不要交叉双臂)、适当的眼神交流、自然的微笑,都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 语音语调: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来强调重点,传递情感,平淡的语调会让听众昏昏欲睡。

思维与表达的结合:常见模型与场景应用

将上述思维和表达的技巧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些非常实用的模型。

PREP 模型 (适用于即兴发言和汇报)

  • P (Point - 观点):清晰地陈述你的核心观点。
  • R (Reason - 理由):给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或事实依据。
  • E (Example - 案例):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数据或故事来证明你的理由。
  • P (Point - 重申观点):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并可以稍作引申或总结。

    示例P:我认为我们应该采用新的项目管理软件。 R:因为它能显著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和项目透明度。 E:市场部在上周使用它后,项目文档的更新速度提升了50%,跨部门沟通成本降低了30%。 P:为了我们整个公司的效率提升,我强烈建议推广使用这款新软件。

STAR 原则 (适用于行为面试、项目复盘)

  • S (Situation - 情景):事情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 T (Task - 任务):你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 A (Action - 行动):你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这是重点,要说“我”做了什么)
  • R (Result - 结果):行动带来了什么结果?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示例S:上个季度,公司发现新用户激活率持续下降。 T:我的任务是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将激活率提升15%。 A:我首先分析了用户行为数据,发现新用户在完成注册后的关键引导步骤流失严重,我重新设计了引导流程,并制作了短视频教程,然后我与市场团队合作,在推广渠道中加入了新的引导链接。 R:方案实施一个月后,新用户激活率提升了20%,超额完成目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

黄金圈法则 (适用于说服、品牌故事)

  • Why (为什么):你做这件事的信念、使命和目的是什么?(这是核心)
  • How (怎么做):你通过什么独特的方法或价值观来实现它?
  • What (做什么):你具体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这是最表层)

    示例 (苹果公司): Why:我们相信,挑战现状,通过设计来启发人心。 How:我们设计出精美、简单、好用且充满创意的产品。 What:我们制造电脑、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


总结与提升建议

思维表达方式是一个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不断精进的综合能力。

  1. 多输入: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优质文章、观看有深度的演讲(如TED),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2. 勤思考:养成结构化思考的习惯,凡事先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尝试用金字塔原理去分析问题。
  3. 敢表达:抓住一切机会去表达,无论是会议发言、写工作总结,还是和朋友讨论问题,表达是最好的练习。
  4. 常复盘:每次表达后,回顾一下:我的观点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别人是否听懂了?如何能做得更好?也可以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

卓越的思维表达方式,不仅能让你在职场和生活中更高效地沟通,更能塑造你深刻、严谨、富有洞见的个人品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