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造价管理思维导图,如何高效构建与应用?

造价管理思维导图,如何高效构建与应用?-图1

中心主题:工程造价管理


一级分支 1:管理基础与核心原则

  • 1 定义与目标
    • 定义: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系列活动。
    • 核心目标
      • 合理确定:估算、概算、预算、合同价、结算价。
      • 有效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实现项目目标。
      • 提高效益: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 2 管理流程(全过程)
    • 决策阶段:投资估算
    • 设计阶段: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 招投标阶段: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
    • 施工阶段:进度款支付、变更与索赔、动态控制
    • 竣工阶段:竣工结算、竣工决算
  • 3 核心原则
    • 全过程控制:从决策到竣工,每个阶段都需控制。
    • 主动控制:事前预测和计划,而非事后纠偏。
    •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通过技术方案比选,实现经济最优。
    • 动态控制:跟踪、比较、纠偏,确保目标实现。
    • 责任制:明确各参与方的造价控制责任。

一级分支 2:全过程造价管理

  • 1 决策阶段
    • 任务:编制投资估算
    • 作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控制总投资的“限额”。
    • 方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等。
  • 2 设计阶段
    • 任务: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 作用:控制最高限额;招投标的依据;衡量设计经济性的标准。
    • 关键点
      • 限额设计:在投资估算/概算范围内进行设计。
      • 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
  • 3 招投标阶段
    • 任务:确定合同价
    • 关键文件
      • 招标控制价:招标人编制的,最高投标限价。
      • 投标报价:投标人根据自身情况编制的竞争性价格。
      • 合同价:中标价,是工程结算的依据。
    • 合同类型:固定总价、固定单价、成本加酬金等。
  • 4 施工阶段
    • 任务:动态控制,管理变更与索赔
    • 核心工作
      • 进度款支付:按合同约定,审核并支付工程进度款。
      • 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变更,审核变更费用。
      • 现场签证管理:及时、规范地办理现场签证。
      • 工程索赔管理:处理费用和工期的索赔事件。
      • 动态造价控制:将实际造价与目标值(合同价、预算)进行比较分析。
  • 5 竣工阶段
    • 任务:完成最终造价的确定与归档
    • 竣工结算
      • 定义:承包商向业主提交的,最终工程款支付申请。
      • 依据:合同、竣工图、变更签证、索赔文件等。
      • 审核流程:承包商自审 -> 监理审核 -> 业主审核 -> 委托第三方审核。
    • 竣工决算
      • 定义:业主编制的,反映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实际费用。
      • 作用:考核投资效果,为新增资产提供依据。
      • 区别:竣工结算针对单项工程,竣工决算针对整个项目。

一级分支 3:核心管理要素

  • 1 成本控制
    • 目标:确保实际成本不超过计划成本。
    • 方法
      • 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目标,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
      • 成本核算:实际发生成本的归集和计算。
      • 成本分析:对比计划与实际,找出偏差原因。
      • 成本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评价。
  • 2 合同管理
    • 核心地位:是造价管理的“宪法”。
      • 合同类型选择:影响风险分配和定价方式。
      • 合同条款:特别是价格调整、变更、索赔、支付、结算条款。
      • 合同履行:监督双方按合同约定执行。
      • 合同争议解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 3 变更与索赔管理
    • 工程变更
      • 原因:业主需求、设计错误、现场条件变化等。
      • 控制:建立审批流程,评估对造价和工期的影响。
    • 工程索赔
      • 定义:在合同履行中,非己方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对方提出的要求。
      • 原则:以合同为依据,及时、合理。
      • 分类:费用索赔、工期索赔。
  • 4 风险管理
    • 识别:识别可能影响造价的风险(价格波动、政策变化、设计缺陷、不可抗力等)。
    • 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 应对
      • 风险规避:改变方案。
      • 风险转移:购买工程保险、通过合同转移给分包商。
      • 风险减轻: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风险。
      • 风险自留:准备风险金(预备费)。

一级分支 4:关键技术与工具

  • 1 计价依据
    • 法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 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
    • 定额:消耗量定额、企业定额。
    • 价格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期刊、市场询价。
  • 2 计价模式
    • 传统定额计价:工料单价法。
    • 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法(目前主流)。
  • 3 软件与信息化
    • 算量软件:广联达GTJ、斯维尔等。
    • 计价软件:广联达GBQ、品茗等。
    • BIM技术
      • 5D BIM:3D模型 + 时间(4D) + 成本(5D)。
      • 应用:精确算量、碰撞检查、虚拟施工、成本动态模拟。
  • 4 审计与监督
    • 内部审计:建设单位内部的造价控制。
    • 外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第三方审价)。
    • 作用:监督造价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一级分支 5:组织与人员

  • 1 参与方及其职责
    • 建设单位(业主):投资主体,总负责。
    • 设计单位:负责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提出限额设计要求。
    • 施工单位(承包商):负责投标报价、施工成本控制、竣工结算编制。
    • 监理单位:监督合同履行,审核进度款、变更、索赔等。
    • 造价咨询/审计单位:提供专业造价服务,如编制招标控制价、结算审核等。
  • 2 造价工程师
    • 角色:核心专业人才。
    • 职责: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成本分析与控制、合同管理、咨询等。
    • 能力要求: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沟通协调能力。

一级分支 6:发展趋势

  • 1 数字化转型
    • BIM全过程应用。
    • 大数据用于成本预测和风险分析。
    • 云平台协同工作。
  • 2 全过程工程咨询
    • 模式: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整合投资、设计、造价、招标、监理、项目管理等。
    • 优势: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一体化高效管理。
  • 3 精益建造
    • 核心思想:消除浪费,持续改进。
    • 与造价管理结合:通过优化流程,从源头上降低成本。
  • 4 AI与自动化
    • AI辅助算量和计价。
    • 自动生成造价报告。
    • 智能识别变更和索赔风险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