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定义: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一种从给定的信息、点、事实或问题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产生多种可能答案、设想、解决方案或结论的思维方式。

它的核心特征是“从一个起点向外扩散”,追求的是思维的广度、数量和多样性,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一个简单的比喻: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山顶上(起点),可以向四面八方走下山(不同的路径和方向),最终可以到达山脚下的任何一个村庄(多种答案),这就是发散思维。
与它相对的是收敛思维,它像一个漏斗,将多种信息和思路汇聚起来,通过分析、推理、比较,最终得出一个唯一或最佳的答案,它追求的是思维的深度、准确性和唯一性。
主要特征
发散思维通常被认为具有以下四个核心特征,由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
流畅性
- 定义:指在单位时间内产生观念、想法的数量,数量越多,流畅性越高。
- 表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连续地产生大量想法,它衡量的是“想得快不快”、“想得多不多”。
- 例子:要求说出“回形针”的用途,流畅性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说出几十种,如:夹文件、当牙签、当鱼钩、做导体、当发卡、做小雕塑等。
-
变通性 / 灵活性
- 定义:指思维能够突破常规和定势,从不同类别、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类别转换越多,变通性越高。
- 表现:不局限于单一思路,能够灵活地转换思考方向,提出不同类别的新颖想法,它衡量的是“思路是否开阔”、“能不能换个角度想”。
- 例子:同样是“回形针”的用途,不仅想到“夹东西”(实用类),还能想到“当数学符号”(符号类)、“组成汉字或字母”(艺术类)、“研究其物理特性”(科学类),能跨越不同类别的想法,变通性就强。
-
独创性 / 新颖性
- 定义:指思维产生与众不同、新奇独特、不寻常想法的能力,想法越罕见,独创性越高。
- 表现:能提出别人想不到的、具有突破性的观点或方案,它衡量的是“想法有没有创意”、“是否与众不同”。
- 例子:对于“如何让杯子保持恒温”,大多数人会想到“用杯套”或“用加热器”,而独创性高的人可能会想到“在杯子外壁涂一层相变材料”或“设计一个能感知温度并自动收缩/舒展的智能杯套”。
-
精进性 / 精致性
- 定义:指在发散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想法进行补充、完善、发展和精细加工的能力。
- 表现:不仅产生想法,还能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如何优化、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它衡量的是“想法是否成熟”、“有没有考虑到细节”。
- 例子:对于“用无人机送快递”这个初步想法,精进性高的人会进一步思考:如何规划最优航线?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如何保障包裹安全?如何解决电池续航问题?如何与现有交通法规协调?
与收敛思维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造性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它们就像鸟的两个翅膀,需要配合使用。
| 特征 | 发散思维 | 收敛思维 |
|---|---|---|
| 思维方向 | 从一到多(辐射状) | 从多到一(汇聚状) |
| 思维目标 | 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方案 | 找出最佳、最可行的方案 |
| 思维特点 | 开放、自由、探索 | 严谨、逻辑、筛选 |
| 评价标准 | 数量、多样性、新颖性 | 质量、准确性、可行性 |
| 使用阶段 | 创意的产生阶段 | 创意的评估和执行阶段 |
一个完整的创新流程:
- 发散阶段:面对一个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我们运用发散思维,天马行空地提出各种想法:发展更多地铁、推广共享单车、征收拥堵费、错峰上下班、开发飞行汽车、优化交通信号灯算法等。
- 收敛阶段:我们运用收敛思维,对上述所有想法进行评估,哪个方案成本最低?哪个实施最快?哪个社会效益最大?哪个技术最成熟?可能会选择一个组合方案,如“以大力发展地铁为主,辅以智能交通系统和错峰政策”。
没有发散,收敛就缺乏素材;没有收敛,发散就会沦为空想。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的能力。
- 进行头脑风暴:这是最经典的方法,遵循“不批评、求数量、鼓励奇思妙想、整合改进”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自由联想。
- 使用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词或核心问题出发,像树枝一样向四周延伸相关的关键词、想法和子主题,直观地展现思维的连接和发散过程。
- 多角度提问:学习使用“5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或其他提问框架,对同一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和提问。
- 强制关联法: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强行联系起来,并思考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或组合,从而催生新想法,将“手机”和“椅子”关联,可能会想到“带加热和按摩功能的智能办公椅,可以无线充电”。
- 打破常规,拥抱“愚蠢”:有意识地挑战固有观念和假设,允许自己提出一些看似“愚蠢”或“不可能”的想法,因为很多伟大的创新都源于此。
- 拓展知识边界:广泛的阅读、跨领域的学习、接触不同文化,都能为你的大脑提供更多“连接点”,从而增加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
- 练习“逆向思维”:当正向思考遇到瓶颈时,试着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想“如何让产品更受欢迎”,可以反过来想“如何让产品更令人讨厌”,然后反向操作。
发散思维是一种以追求广度、多样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考方式,它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第一步,它鼓励我们挣脱束缚,探索未知,为后续的评估和执行提供丰富而宝贵的原材料,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培养强大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个人和组织都至关重要。
